之前討論遊戲本性能對比,范圍通常都限定在處理器裡,原因在於遊戲本的顯卡基本都是NVIDIA的,行業裡不存在挑戰者。
但從今天起,市場格局或將發生變化,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因為AMD正式出手,發佈Radeon RX6000系列獨立顯卡,挑戰者誕生瞭!
這次的首發陣營裡,旗艦級新品由ROG 魔霸 5R獨占,它搭載瞭R9處理器+RX6800M顯卡。
這臺電腦的實測表現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ROG 魔霸 5R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機身後部
它的配置如下:
R9 5900HX 處理器
RX6800M 12GB 獨立顯卡
16GB 3200MHz 內存
512GB 固態硬盤
15.6英寸 1080p分辨率 100%sRGB色域 300Hz刷新率 IPS屏
厚 29.95mm
機身重 2.36kg
適配器重 1.02kg
目前售價12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首發搭載旗艦級A卡,且性能釋放較強
2,散熱設計有創意,采用卡\U雙液金+VC均熱版
3,90Wh電池容量較大,且支持100W PD充電
缺點!
1,不支持獨顯直連功能
2,方向鍵較小,且沒有數字小鍵盤
3,沒有搭載攝像頭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不難,卸下底面螺絲即可揭開後蓋。
但有兩條燈條排線連接後蓋與主板,揭開後蓋時需要註意,避免“大力出奇跡”。
雙通道16GB DDR4 3200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內存。
固態硬盤是512GB的三星PM991a,支持PCIe 3.0x4和NVMe。機器自帶兩個M.2插槽,如有需要可自行加裝或更換固態硬盤。
【購買建議】
1,需要一款3A平臺的高性能遊戲本
2,對散熱表現有一定要求
3,擁有傢累千金的購機預算
ROG 魔霸 5R最大的特點就是首發瞭旗艦級AMD Radeon RX6800M獨立顯卡,我們對它也進行瞭一系列測試,後文會有簡單分析。
屏幕方面,它采用瞭一塊300Hz超高刷新率的電競屏,色域容積為100.7%sRGB,色域覆蓋為97.2%sRGB,平均△E為1.6,最大△E為2.86。
續航方面,這臺電腦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9小時41分。(場景:現代辦公)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52.3dB,開啟強冷後58.5dB。
ROG 魔霸系列我們比較熟悉,而魔霸 5R則是專門為AMD顯卡制作的新品,首發價12999元,對於旗艦級顯卡來說並不高。
如果你對遊戲性能要求較高,或者本身是一名A飯,那麼這臺電腦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對便攜性的要求比較高,那麼這臺電腦並不適合你。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ROG 魔霸 5R的拆機實拍圖,大面積VC均熱板+雙風扇的組合,左右兩側的鰭片通過兩根熱管與均熱板相連。
室溫25℃
反射率1.00
BIOS版本:G513QY.309
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維持在95.4℃,功耗42W,頻率維持在3.325GHz。
顯卡溫度維持在88℃,功耗137W,頻率2031MHz。此時機器核心總功耗墻為180W。
開啟手動模式和最高轉速後,總功耗墻可以調整到190W,此時顯卡功耗130W,頻率1986MHz,溫度82℃;
CPU因為散熱改善,功耗上升到60W,頻率3.75GHz。
通過SmartShift,45W的R9 5900HX功耗最高可達90W,130W的RX6800M功耗最高可達180W。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溫度最高為44.7℃(快捷鍵46.8℃),WASD鍵位區域在38℃附近,方向鍵33.4℃。
作為“3A”平臺,ROG 魔霸 5R使用瞭AMD的SmartShift技術,將CPU和顯卡視作一個整體,規定瞭功耗墻限制核心的總功耗,CPU和顯卡各自的功耗則“按需分配”。
這有點類似NVIDIA的Dynamic Boost技術,但相比Dynamic Boost,SmartShift的調整范圍更大。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Radeon RX6800M:
從規格來看,RX6800M應該就是RX6700XT的移動版。
同樣的40CU、40個光追單元、2560個SP;同樣的12GB GDDR6顯存、192bit位寬;同樣的96MB無限緩存。
從表格中也能看到,RX6800M的頻率也很高,默認2116MHz,最高能boost到2500MHz左右。
實際跑分來看,RX6800M偏向性比較明顯——DX11表現較強,DX12表現一般,光追目前還比較差。
由於“偏科”,所以綜合跑分並沒有150W的RTX3080強,後續我們也會有視頻展示遊戲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RX6800M對比公版6700XT(230W)跑分差距很小,因為6700XT在跑分中用不到太高功耗,很多時候兩者頻率接近。
以Time Spy為例,6700XT在循環過程中平均功耗為185W,和RX6800M差不多。
在我看來,無論A卡表現如何,行業裡“一傢獨大”永遠不是好事兒,就像CPU有Intel和AMD競爭一樣,顯卡也需要這種競爭氛圍,才能促使產品無限進步。
希望AMD和ROG一起加油,讓我們能在未來看到更旗艦的AMD遊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