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玩遊戲一樣經營自己一切非必要的外出,這應該是很多人對於未來的想象。
不過,這樣的生態已經出現——借助兼容各種工作生活場景的XR生態,能讓你通過簡單的操作,完成瑣碎的跑會議、上課、逛展會,獲得完全不輸於線下互動的效率和場景融入感。
在硬件領域早已發展成熟的HTC Vive,已基於XR生態打造出XR Suite虛擬應用套裝,涵蓋瞭XR環境下的辦公會展、教育培訓、社交娛樂和文化藝術等應用場景,並積極尋求與更多軟硬件廠商的合作,進一步拓展XR技術在虛擬生活構建領域的應用空間。
本文就帶大傢體驗全球首個虛擬現實平臺——HTC Vive XR Suite。
HTC Vive XR Suite運用現場
這可能是曾存在於概念中的線上會議。借助惠普性能強大、輕薄便攜的筆記本——戰66四代內置的HTC Vive XR Suite套件,筆者有幸參與瞭這場XR會議的現場體驗。
會場是位於內海的一座平臺。會場中央是一個虛擬的LED大屏,環繞階梯式座位讓參與者可以看到大屏的展示。進入虛擬會議廳,主持人揮舞著手上的平板向與會者打招呼。
場景中的LED大屏用於演示文稿展示。展示演講者的投屏,也可以令參會者本地請求網絡URL資源,降低延時。
在場景中,隨著主持人控制3D音效的開關,Vive XR Suite會議場景的音效呈現出鮮明的距離感。戰66電腦的陣列式麥克風和獨特的降噪技術將3D音效的特點發揮得愈加細膩,筆者和另一位參會者遠離主持人互動,期間隻能隱約聽到遠方主持人的聲音。
演講者根據會議的需要插入事先準備好的3D模型,並根據實際需要控制模型的空間位置和機關變化。
虛擬會議支持人物、模型的實時錄制和回放,在場景中調用出來可以回看,就像看一個立體的錄像。這一點適用於匯報展示、教學等場景。
不同的場景支持不同的互動模式,如“海上平臺”的觀眾席支持坐下,“戴夫學院頒獎大廳”支持上二樓獲得更好的視野,“火星基地”支持控制火星車采集樣品等。
就參會感受而言,這已經非常貼近線下互動瞭。
解決五大痛點
HTC Vive XR Suite在探索線上會議的可能性中,使用XR技術邁出瞭重要的一步,在線上為參會者提供瞭不亞於線下的沉浸式體驗,模糊瞭線上、線下的界線。
經濟學者薛兆豐曾在與惠普X京東的聯合直播中談道:“當下是一個分配時間,不斷切換的時代;我們需要主動地去適應這個節奏,多線程多任務隨時切換。”
將線下的交互搬到線上,就是一個消除地域限制、壓縮任務切換時間成本的舉措。主要的體現就是線上協同辦公、在線教育以及社交娛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優秀的功能設計和合適的設備支持可以提高線上各方的協同效率和體驗。整體看來,XR Suite瞄準瞭線上互動幾個較為根本的痛點。
痛點1:隻能依賴攝像頭或語音進行交流
在存在一個發言者和一群聽眾的場景中,比如虛擬演唱會和虛擬課堂,隻能依賴攝像頭或語音,對發言者的限制極大。
XR Suite支持外設動捕設備輔助虛擬人物實現復雜的動作,這使得表演者在線上也得以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去影響受眾。
痛點2:硬件門檻阻礙瞭更豐富的互動形式
《2019-2020年虛擬現實XR產業報告》提及,XR設備的價格是應用XR技術的最大門檻。
雖然XR Suite提供的是XR場景支持,但用戶也可以使用Windows PC或者手機參與,在場景中的移動、互動都可以通過經典的遊戲鍵鼠操作模式或者手機觸屏來完成,對於參會者來說,實現必要的參會功能,並沒有太大的硬件要求和操作門檻。這讓Vive XR Suite具有瞭和普通交互軟件一樣的推廣條件。
痛點3:缺乏點對點互動
在大型會議、沙龍、商業會議、協同辦公等場景中,形式不僅僅是點對面的信息賦予和接收,與會者也存在點對點的交流需求。
然而,據介紹,Vive XR Suite支持3D音效,主持可設置其開啟/關閉,亦可設置3D語音衰減距離,既可關閉3D音效保證演講者的聲音傳達給場內每位受眾,也可開啟讓與會者尋找一個隱蔽的角落私下交談。這個特性讓Vive XR Suite能夠承載交互性很強的互動交流場景,如展會、聊天室、線上電音節。
痛點4:展現形式單調不直觀
在各類線上互動場景中,對說明對象往往有強烈的展示需求,如產品說明會、虛擬課堂等;通過演示文稿、視頻等媒體手段展示,復雜、不直觀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沒有賦予受眾足夠的觀看自由度。而在Vive XR Suite的虛擬空間,自定義3D模型這一功能的引入,也成為瞭說明對象展示的一次革命。
痛點5:線上互動的回顧效果不佳
記錄線上會議室也是線上互動的剛需,但無論是速記或是錄屏,在回顧的時候,記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而Vive XR Suite支持虛擬空間實景錄像、3D回放,這種功能既便於參與者回顧,也讓一些較為復雜的展示得以以“事先錄制、多次復用”的操作進行,這種功能讓具有示范效果的如產品說明、課件等得以預制保存,並反復使用。
HTC Vive XR Suite對這幾個痛點的解決方案,足以顛覆傳統的線上互動模型。
目前,HTC Vive已經推出瞭Vive Sync、Vive Sessions、Vive Campus、Vive Social、Vive Museum五款應用,覆蓋會議、教學、傢庭、大社區、展覽等類型的場景,並支持PC、手機、平板、PC VR等多端聯動,為用戶打造瞭一個Vive生態圈。
比如筆者的日常,將其替換成“Vive XR模式”大概是:
與遠在2000公裡外的兄弟部門碰一個產品推廣方案,選擇瞭一個地形開闊、能看到所有人的XR場景,等所有人進入後,播放工程師事先錄制好的產品實物說明;
說明結束後,讓各組的人各找一塊地方進行推廣腦暴、完成思維導圖,並依次接入投屏展示。敲定方案後結束瞭忙碌的一天,晚上進入另一個會場,觀看一個車展,和導購親切交流;
讓女兒戴上動捕設備,跟著舞蹈教室裡的老師學一兩節課;
如果退出的早,還能到社區場景中去散散步,圍觀一下雲賣藝的小哥。
原諒筆者枯燥的生活。HTC Vive XR Suite能提供何樣的精彩,隻取決於用戶如何發掘。
HTC Vive引領XR產業革命
HTC Vive 打造瞭全球首個虛擬現實平臺與生態。
HTC Vive此次攜XR Suite強勢而來,旨在為企業及消費者的以工作、學習和娛樂為主要需求的日常行為帶去沉浸式的VR體驗;Vive 生態系統基於高端 VR 硬件、軟件及優質內容構建而成,也將以Vive生態為核心,帶動國內XR產業的發展——基於硬件構建生態,也通過生態反哺VR硬件產業。
比如,此次PC頭部品牌惠普就在新的超輕型商務本戰66內置瞭XR Suite平臺,這使得該款電腦受眾天然成為XR Suite的種子用戶,在產品到手的同時就開啟瞭XR生活。HTC Vive與各頭部企業的類似深度合作,也已經全面鋪開。
如加強與英偉達等夥伴的緊密合作,推動 XR Suite 在各行各業的普及;與Pico,愛奇藝,創維等 Vive Wave 合作夥伴持續合作,共同致力於XR 軟硬件產業的發展;埃森哲也將與 HTC Vive 合作,向全球更多的企業推廣 XR Suite 套裝。
HTC Vive與京東智聯雲更是將在虛擬現實領域、人工智能領域、雲計算領域、物聯網領域等開展深入業務合作,如HTC 將提供XR Suite軟件產品的支撐,京東智聯雲提供整體雲上智能解決方案。
通過與軟、硬件頭部企業的深度合作,HTC Vive將極大減小獲客阻力,帶來海量種子用戶;生態的自循環增長屬性,又將刺激加入者去購買相應的Vive產品,以此來推動整個XR硬件產業的高速發展。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HTC Vive XR Suite就會變得像我們的手機系統一樣普遍,我們的各種生活場景都會變成一個一個的房間,一個虛擬的形象將代替我們出席各種不願意出門的平常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