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值得考慮的千元 5G 手機。
三月份,幾乎所有國產手機廠商都對自傢的產品線做瞭更新。理論上,新產品多瞭,大傢的可選擇空間自然會更大一些,但一個比較現實的情況是,過去的這波新機發佈小高潮主要針對中高端市場,預算相對不那麼富裕的用戶可能還是不太好選。
相繼發佈瞭真我 GT 和真我 GT Neo 之後,現在 realme 終於騰出瞭時間來做千元 5G 手機。這篇文章我要說的,就是剛剛發佈的 realme 真我 Q3 Pro。作為 Q 系列的一員,它同樣走瞭「敢越級」的高性價比路線,價格之外,產品本身也並不「無聊」。
120Hz 高刷屏,和「會發光」的後蓋
某種角度上來說,中低端手機本身就是一道「選擇題」。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我們希望找到一款至少在心理預期之上的產品,而廠商們在做的事情,其實是在「猜」它的目標用戶人群更關註哪些點,然後將有限的成本盡可能多的向這些地方傾斜。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傢普遍比較關註核心硬件參數,視覺層面上的一些東西會放到比較低的優先級上。尤其是屏幕部分,即便進入到全面屏之後,不少中低端手機也跟進瞭挖孔屏,但邊框寬度以及孔徑控制大多並不理想,看上去會顯得很紮眼。
這種情況在 realme 真我 Q3 Pro 身上並不存在。它的挖孔區域足夠小,同時上、下、左、右四個邊框寬度也很窄,亮屏第一感覺其實不像是一款千元機,向上和一些更高價位段的產品去對比,其實也不會明顯處於下風。不錯的正面觀感之外,其屏幕素質多少有些「越級」。
realme 為這款產品配瞭一塊 6.43 英寸三星 AMOLED 屏,分辨率為 2400×1080,409ppi,局部最高亮度 1000nit,支持 120Hz 刷新率以及 360Hz 觸控采樣率,同時 100% 覆蓋 DCI-P3 廣色域。另外,雖然是千元機定位,它同樣保留瞭前後雙光線傳感器,屏幕指紋用起來也很順手。
我最想說的,其實是 realme 真我 Q3 Pro 的後蓋部分。它一共擁有三種配色版本,包括螢火蟲、電光藍以及引力黑,其中最特別的,當屬文章中展示的螢火蟲版本。光線明亮的條件下,後蓋實際顏色效果為淡淡的綠色,非常接近於夜晚螢火蟲所發出的光線顏色。
更神奇的地方在於,這次 realme 將高效蓄光型夜光材料用到瞭這款手機上。借助「白天吸光,夜間發光」的材料特性,光線相對較暗的環境下,後蓋右側的 DARE TO LEAP 大 logo 會格外顯眼,好不好看暫且不談,但確實很有個性(僅限螢火蟲版本)。
回過頭再來說下後蓋主體部分,它用到瞭官方叫做「五軸精密 3D 激光雕刻」的處理工藝,後蓋表面做瞭很小的 3D 紋理,無論視覺效果還是摸上去都會有明顯顆粒感(沒有 Reno 來得那麼誇張),不易沾指紋的同時,對提升顏色折射效果也有好處。
輕盈的握感,不錯的影像能力
將時間推回到一兩年前,5G 手機剛出來的時候,不少廠商都以輕薄作為主要賣點。而在大傢紛紛著手為手機減重之後,除瞭一些比較特別的產品(比如小米 11 Ultra),輕薄機身基本已經成為瞭一件默認的事情。不過,輕的程度不同,實際握持感受還是會有一定區別。
realme 真我 Q3 Pro 屬於相對更輕的那一類。它的機身重量隻有 179 克,即便算上卡、殼、膜,也依舊不會超過 200 克,尺寸控制也不錯,長度為 158.5 毫米,寬度為 73.3 克,厚度為 8.4 克,紙面數據和 GT Neo 保持一致,單手握持感受很棒,不必擔心小拇指會有明顯負重感。
自拍方面,realme 真我 Q3 Pro 的前置攝像頭為 1600 萬像素,f/2.5 光圈,支持夜景自拍。同時,它的夜景、視頻、照片以及人像四種模式均支持 AI 美顏功能,美顏調節策略和之前保持一致,標準模式可以分別調節磨皮、瘦臉、大眼、瘦鼻、下巴、小臉、補妝、立體等級。
後置相機采用瞭主攝+超廣角鏡頭+微距鏡頭的三攝設計,其中主攝為 6400 萬像素,f/1.79 光圈,支持四合一輸出一張感光能力更好的照片;超廣角鏡頭為 800 萬像素,f/2.3 光圈,視場角為 119°;另外一顆為 200 萬像素的微距鏡頭。以下為實拍樣張,未經任何後期處理:
標準模式
2 倍變焦
5 倍變焦
標準模式
超廣角
微距模式
人像模式
現階段中端手機的主攝選擇其實比較容易猜到,4800 萬像素或者 6400 萬像素,realme 真我 Q3 Pro 意料之中的選擇瞭「祖傳」的 6400 萬像素。經過幾年時間的不斷打磨,主攝成像素質沒啥可擔心的,足夠滿足大多數人的正常使用需求。
從以上我們拍攝的樣張來看,高像素支持下的 2 倍變焦效果還是不錯的,拉到 5 倍的時候相對有些吃力。大方向上,它其實和整個歐加集團的影像策略保持一致,保證主攝成像素質的同時,在廣角拍攝上提供瞭更多支持,畸變控制和圖片素質都不錯。
天璣 1100、4500mAh 電池、30W 閃充
核心硬件配置方面,這次 realme 真我 Q3 Pro 用的是天璣 1100 5G SoC,提供 6GB+128GB、8GB+128GB 以及 8GB+256GB(LPDDR4X+UFS3.1)三種存儲組合可選。
簡單說下天璣 1100 這顆芯片。它采用瞭臺積電 6nm 制作工藝,CPU 為「4+4」設計,包括 4 顆 2.6GHz 主頻的 A76 大核心和 4 顆主頻為 2.0GHz 的 A55 小核心,G77 MC9 GPU。實測,安兔兔跑分 676640 分,魯大師 797567 分,綜合表現稍遜於真我 GT Neo 上用的那顆天璣 1200。
話雖如此,realme 真我 Q3 Pro 應付諸如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以及 QQ 飛車等主流手遊還是沒啥太大問題的,配合高幀率模式,實際玩起來流暢性很高,畫面也不會出現明顯延遲感。對瞭,GT 系列上主打的 3D 鋼化 VC 液冷散熱系統,也被搬到瞭這款產品上。
續航相關,它的電池容量為 4500mAh,和真我 GT Neo 保持一致,不過快充方案改成瞭 30W,隨機附帶沖充電器。
利用原裝有線充電器實測,5 分鐘可以從 1% 電量充至 12%、10 分鐘可以充至 24%、15 分鐘可以充至 35%、20 分鐘可以充至 45%、30 分鐘可以充至 64%、40 分鐘可以充至 81%、50 分鐘可以充至 93%,將 4500mAh 電池充至 100% 大概需要 58 分鐘。
全面且不乏亮點的千元 5G 手機
拿到真機前,我對於它的配置全面性其實並沒有抱太多期待,畢竟隻是一款千元 5G 手機。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它身上,realme 依舊做瞭通過杜比全景聲和 Hi-Res「小金標」認證的雙立體聲揚聲器,並且保留有振感不錯的 Tactile Engine 線性馬達,沒有 NFC 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如果你看過之前我們寫的真我 GT Neo 體驗文章,應該也註意到瞭,包括屏幕規格、機身三圍、影像系統等在內,兩款產品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某種角度上來說,realme 真我 Q3 其實是在真我 GT Neo 的基礎上去做瞭一些改動。
不過這種改動並非簡單「套娃」,從整體設計、選材用料、工藝處理再到核心硬件配置,都有新嘗試加入進來,所以在 realme 真我 Q3 身上,你既能看到真我 GT Neo 的影子,又能清楚知道二者的產品定位差異。用一句話來形容 realme 真我 Q3,大概就是全面且不乏亮點。
銷售相關,realme 真我 Q3 6GB+128GB 版本為 1599 元、8GB+128GB 版本為 1799 元,8GB+256GB 版本為 1999 元。或許之後還會與更具性價比的千元 5G 手機被推向市場,但至少目前為止,它的同價位段很值得考慮的一個選擇。
本文作者:豆腐店店長
本文首發於極客之選,轉載請聯系極客君(ID:geekparker)。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