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代酷睿處理器開始,Intel會有兩個重大的變化。首先是芯片的工藝制程將會采用10nm,這為自己桌面處理器多年采用14nm工藝畫上瞭句號;另外這一代酷睿將會使用類似ARM芯片那樣的大小核心架構,盡量在不同應用下保持足夠的能效比。
現在國外已經有人拿到瞭一顆十二代酷睿的1.32工程樣品,而在這款工程樣品上,我們獲得瞭十二代酷睿處理器的更多信息。這顆處理器的型號為酷睿1800,不過顯然這不是最終正式的名稱。而且這顆處理器是8大+8小的核心設計,也就是我們所知的十二代酷睿處理器中最高端的產品。
這顆處理器一共是16核心以及24線程,就像我們之前所知道的一樣,Intel的十二代酷睿,超線程技術隻用在大核心上,不會用在小核心上,所以8個大核是8核16線程,另外還有8個小核心是8核8線程設計,總共是24線程。
在頻率方面,這顆處理器可能因為是工程樣品的緣故,所以整體偏低。基礎頻率隻有1.8GHz,而且不同核心的加速頻率和全核心頻率並不相同。在8顆大核心上,有兩顆核心加速頻率最高可達4.6GHz,全核頻率則隻有4GHz;而在8顆小核心上,最高加速頻率則為3.4GHz,全核頻率則為3GHz。當然在運行的時候,Intel給予不同核心的電壓也不相同,8顆小核心是低功耗核心,功耗低自然頻率也不會高瞭。
這顆處理器的TDP功耗為125W,和現在的十一代酷睿高端處理器相同。但如果是跑測試或者在一些負擔較大的應用中,它的PL2功耗同樣會飆到比較高,目前看起來是228W,同時溫度也能跑到100℃以上。如果未來正式產品的頻率進一步提升,估計功耗和發熱也會繼續拉高。如果是這樣的表現,要想在能耗比上超越AMD,隻能期待處理器本身性能極強瞭。
當然瞭,由於是早期的工程樣品,所以在功耗和電壓上,Intel還有調整的餘地。目前這顆處理器大核心在4.2GHz下,電壓已經達到瞭1.32V,如果未來能降低電壓的話,估計功耗會有一定的下降。此外,這顆處理器已經可以超頻,但是目前Intel在十二代酷睿上的超頻機制我們還不是很瞭解,由於有大小兩種核心,所以我們不知道超頻是同步還是異步的。
另外,據瞭解為瞭緩解十二代酷睿初期的普及率,Intel已經打算讓十二代酷睿能同時支持DDR4和DDR5兩種內存。初期的一些6系列主板可能會同時擁有兩種內存的插槽,不過在高端的Z690主板上,應該隻有DDR5內存插槽,畢竟買高端主板的人,也不在乎多花點錢去購買DDR5內存。
從現在十二代酷睿處理器的各種傳聞來看,贏AMD的Ryzen 5000似乎問題不會很大,隻不過超越的幅度可能沒想象那麼高。所以AMD未來推出雞血版的Ryzen 5000XT處理器來抗衡,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AMD的Zen4處理器至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瞭,如果等不及要體驗PCI-E5.0以及DDR5內存的話,至少半年內Intel的十二代酷睿處理器是最佳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