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花錢前提下,榨幹顯卡性能對於玩傢來說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目前顯卡超頻幅度有一定限制的,剩下隻能看硬件和遊戲廠商的針對性優化瞭,而花錢的話,除瞭個別遊戲對內存頻率和時序稍微敏感一點,顯卡自然是提升最明顯也是花錢最多的,那麼還有其他性能提升的技術手段嗎?
除瞭我們眾所周知的DLSS抗鋸齒以外,近來還誕生瞭一項Resizable BAR的技術,它不再受限基於PCIE規范(PCIE 3.0也適用),以往CPU一次隻能讀取256MB顯存,效率和資源利用都不能充分發揮,現在Resizable BAR加持相當於開放瞭所有訪問通道,自然數據處理能力也得到提升,重點此功能是AMD、INTEL和NVIDIA聯合推進的,普及起來會很快。
這次測試選擇的顯卡是影馳RTX 3060 金屬大師MAX OC,也是目前最低門檻、最早享受Resizable BAR技術的RTX 30系列型號,和將系列走不同風格的產品線,排在星曜、Gamer系列後面,顧名思義金屬大師,包裝圖案上對應著有一些金屬勾畫的元素,影馳目前幾乎全線都支持三年售後且個人送保,敢這樣正面申明,售後服務才讓人放心。
金屬大師系列的外觀最大賣點是采用壓鑄金屬散熱導流罩,表面更有金屬光澤才顯更高的檔次,而風扇和肩部均沒有設計RGB燈,所以能這樣理解,影馳給出瞭兩條無光產品路線的選擇,一是性價比更高的將系列,二是外觀更有魅力的金屬大師系列。
正面搭載3個90mm影馳定制的11扇葉靜霜風扇,輕塵的時候需要拆除導流罩才能拿下來,顯卡整體外觀偏向打造金屬質感,材料也確實是金屬的,屬於獨樹一幟的非公設計。
顯卡全長達到31.6cm,尤其小機箱需要註意一下長度兼容性,雙槽厚度設計很普及,這方面倒是不用太擔心。
兩邊側面部分均有類似柵欄的部分裝飾,不僅僅是美觀,其實在意外墜落的情況下能對其PCB減緩沖擊力,避免導致直接損壞。
配備8Pin外接供電,對於RTX 3060 Ti非公來說也是完全滿足的,那麼低一階的RTX 3060自然是不在話下瞭。
背板當然也是金屬材質的,和導流罩一樣的銀色,靠近尾端部分有大面積鏤空部分,呈金屬大師的LOGO,除瞭能減重之外,就是屬於目前非公主流的尾端貫穿風道設計。
視頻輸出接口,這方面和公版一樣是3個DP 1.4與和1個HDMI 2.1,最高支持8K@60HZ視頻輸出,擋板官方稱是不銹鋼的,長時間使用下來不容易腐蝕。
尾端有一個比較圓潤的收尾設計,同時柵欄保護也有充分考慮到,整體看下來不止外觀很金屬,實用性也很強的。
好瞭,介紹完顯卡這一核心配件,Resizable BAR功能因為是牽連幾大硬件的關系,自然還有其他方面的要求,CPU需要AMD Ryzen的Zen 3架構系列或者INTEL第10代、11代酷睿全系,主板/芯片組其實就是對應CPU的(除瞭AMD 300系列),但是具體到哪個廠商哪個主板型號,就需要自行查詢是否有新BIOS能支持瞭。
AMD平臺是首發支持的,這次使用的是INTEL 11代酷睿平臺進行測試,因為屬於AMD、INTEL、NVIDIA三大傢聯合推進,Resizable BAR在不同平臺理論上提升是一樣的,歸根到底還得看硬件和遊戲廠商的共同優化努力罷瞭。
內存還需要介紹一下,是兩根影馳星耀DDR4-3600 8GB,時序18-22-22-42,運行在Gear1模式,顏值控必須購入,鉆石切割的樣式更像水晶,有別於皇傢戟。
然後就是軟件方面的準備工作,主板和顯卡都需要刷最新BIOS,顯卡除瞭RTX 3060以及RDNA 2架構的A卡不需要之外,其他RTX 30系列都需要刷一下才可支持Resizable BAR,具體BIOS更新方法可以自行到各品牌官網查找,這裡羅列的是影馳RTX 30全系列的,其實都是使用NVIDIA Resizable BAR Firmware Update Tool這個工具更新的,非常方便。
最後是比較關鍵的兩步,首先顯卡驅動以N卡為例,是需要2021年3月30日的465.89 WHQL或更高版本,建議就直接更新到最新版本就好瞭,其次在主板BIOS芯片組設置裡面,把Above 4G下的子選項Re-Size BAR Support或者C.A.M功能開啟就完成所有準備工作瞭。
魯大師配置一覽,CPU使用的是11代酷睿i7-11700K,顯示器是2K規格的,足夠滿足這次RTX 3060的測試。
判斷是否有開啟ReSize BAR功能方法很簡單,隻需要打開最新版本的GPU-Z,右下方就有顯示Re-Size BAR Enabled或者Disabled瞭,或者直接查看NVIDIA控制面板裡面的信息也可以。
對於大多數遊戲開發者來說,ReSize BAR畢竟是屬於一種新技術,所以目前NVIDIA明確給出瞭一個遊戲白名單,截至3月30日一共有17款遊戲支持ReSize BAR技術,基本上都是認得出來的3A大作,至於說其他老遊戲能不能支持,一切還得看開發者的作為,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必須是越來越多遊戲廠商在開發過程中,就會考慮到ReSize BAR的涉入,到時候可能已經是默認開啟。
《刺客信條:英靈殿》2K極高畫質,開啟ReSize BAR提升8%
《無主之地3》2K惡棍畫質,開啟ReSize BAR提升不明顯
《死亡擱淺》PC版 2K非常高畫質,開啟ReSize BAR提升4.3%
《殺手3》 2K最高畫質,開啟ReSize BAR提升3.7%
《Control》2K最高畫質+最高光追+最高DLSS,開啟ReSize BAR提升不明顯
針對不同型號的顯卡和遊戲,ReSize BAR提升幅度也是不一樣,就拿RTX 3060渲染壓力比較大的2K項目來說,在以上這五款遊戲當中最大提升可以達到8%,小一點也可以達到4%左右,而其中兩款遊戲提升不明顯,千萬別小看看這一點提升,比如說渲染壓力比較大的《刺客信條:英靈殿》,可以發現除平均幀數得到提升以外,1%和0.1%幀數也是跟著提升,這就意味著遊玩過程更流暢。
在顯卡價格高漲缺貨的今天,對於遊戲玩傢,想提升性能可謂是最難得,現在除瞭超頻以及DLSS抗鋸齒加持以外,現在又多瞭ReSize BAR技術支援,把它們合起來一起使用提升就很明顯瞭,ReSize BAR和DLSS技術一樣,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更多遊戲廠商能參與其中。當然你如果有鈔能力這些都是零碎小事罷瞭。如果這篇文章對大傢有用,來個支持下再好不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