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7的爆炸事件,是三星慢慢淡出中國市場的直接導火索。
2016年8月24日,韓國發生第一起Note7爆炸。
8月31日,三星Note 7 又接連發生數起爆炸起火事件。三星發表緊急聲明,推遲出貨時間。
9月1日,三星依然在中國地區上市Note 7。
9月2日,三星暫停 Note 7 在 10 個國傢的銷售,並開啟全球召回換機計劃,但是不包含中國市場。
9 月 18 日,國行版 Note 7 “首爆”。隨後又有多部國行版Note 7爆炸。
次日三星發佈聲明,指明近期發生的Note7燃燒事件,是外部加熱導致,此時的三星,依然心存僥幸。與此同時,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三星“水軍”事件爆發。
隨著質檢總局的介入,又迫於媒體和消費者的壓力,一直到10月11日,三星才宣佈停售國行版Note7,並啟動召回計劃。
在這一事件當中,三星的雙標態度徹底激怒瞭中國消費者,自此以後,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逐漸消失,2019年10月2日,三星電子宣佈關閉在中國的最後一傢智能手機工廠。
三星敗走中國,可以說是國人抵制外國品牌最成功的案例,三星退出中國市場,有兩大原因,第一是自己作死,不尊重中國消費者;第二是國產手機的崛起。
2016年,國產手機已然崛起,華為、小米、OPPO和vivo漸漸分走瞭三星手機的份額,特別是華為的快速崛起,更是極大的沖擊瞭三星的市場份額,此前餘承東還表示:如果沒有制裁,我們可能去年在智能終端領域就成為全球第一。遺憾的是,這世界從來都沒有“如果”。
然而,哪怕失去瞭中國市場,三星手機依然還是世界第一。在2020年的智能手機銷量榜單中,中國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已經不到1%,但是在全球市場,三星市場占有率高達20.6%,累計銷售瞭2.66億部。
那為什麼三星手機在失去中國市場之後,依然是世界第一呢?在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倒下之後,三星和蘋果稱霸瞭全球手機市場,多年來的技術積累和品牌積累,使得三星手機在全球市場深入人心,這一點不容易改變。近幾年,國產手機努力在全球市場挑戰三星,但是同時又嚴重受制於三星,這就要說到三星強大的產業鏈瞭。
三星並不隻是一傢手機廠商,而是一傢全球頂尖的計算機硬件研發和制造企業,強大的半導體產業才是三星的支柱,2020年,三星的半導體產品貢獻瞭52.24%的營業利潤。
一部手機的生產,需要數百個元器件,其中最核心的部件包括芯片、內存、屏幕、攝像頭等,而三星是這些核心部件的絕對王者。就拿OLED屏來說,2020年,三星OLED屏全球市場份額為68%,排名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是韓國的LG,市場份額21%,而中國的京東方市場份額僅為5.7%。
在OLED市場上,中國是最大的買傢,消費瞭全球約一半的OLED面板,其中華為又買走瞭這近一半份額中的一半,由此可見國產手機對三星的依賴程度。
面對被卡脖子的困境,華為餘承東曾說:“美國的制裁,讓我們從一個沒有生態的硬件公司,成為一個有生態的公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如今,中國企業也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供應鏈,等到中國芯片和屏幕等技術取得突破,那可能才是三星走向末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