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固態硬盤的出現,簡直是老電腦的救星。不管什麼電腦,來塊固態硬盤作為系統,速度馬上上來,不信,慢慢看。

傢裡面有一臺10年前的筆記本,神舟f4200d3(intel雙核奔騰T4200+2G內存),當時也就2000多塊錢,5年前更換瞭新筆記本(還是神舟系列戰神,近期加瞭固態和內存,也換發新榮)後就一直在傢吃灰。本來打算應急的時候用一下,結果開機速度非常慢,無法使用。近期,本著廢物利用的精神,對他進行瞭升級,現在還是比較慢,但是至少可以正常使用。

要在以前,這樣的本子想都不用想,直接扔瞭,沒有什麼價值,但是自從固態硬盤和內存降價以後,花個200塊錢,還是可以升級一下。

筆記本或臺式機能升級主要有CPU、內存和硬盤,臺式機還可考慮一下升級一下顯卡。當然除瞭固態硬盤外,其他東西全部都是二手貨。

1、CPU。原來的本子CPU是奔騰雙核T4200,上網搜瞭一下,還真有升級空間,花瞭20塊錢買瞭一塊Intel酷睿2雙核處理器T9400,裝上後直接點亮(換下來的CPU給小孩當玩具)。

固態大法,破電腦的第二春!經濟適用型,土豪請繞道

2、硬盤。沒有什麼好說的,買塊128的固態(支持國產,七彩虹戰戟系列),100多塊錢,作為系統盤,再把主硬盤移到光驅位。為什麼一定升級固態,因為硬盤讀取速度快,開機速度快,同時緩存放在固態,提高電腦運行速度。

固態大法,破電腦的第二春!經濟適用型,土豪請繞道

3、內存。原來2G ddr2 800內存,打算再花瞭20多塊錢買塊內存條裝上,結果主板隻有一個內存插槽,而單條4G的ddr2 內存居然要200大洋,沒辦法,成本太高就沒有升級瞭。

除瞭拆開後蓋比較麻煩外,安裝很容易。現在的筆記本後蓋很多都是直接卡扣設計,很容易拆的。比如網上常說的CPU都是焊死的,我見的比較少。

裝系統一般可采用系統遷移的方式,這樣比較快,最穩妥的方式還是重新安裝。具體就不說瞭

裝上WIN10跑瞭一下,開機20多秒,以前可是2分鐘。運行速度還愁和,至少不會卡死。如果能上4G內存就更好瞭,可惜成本太高。

成本=119的固態硬盤+20的cpu+10的筆記本硬盤托架=149元。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同事紛紛讓我看看他們的電腦有沒有救瞭。結果把同事的臺式機、筆記本都給升級瞭一下,總體費用都控制在200元左右,效果還比較滿意。

同事1:6年前的索尼筆記本(據說當時價格上萬),加瞭金士頓的固態和4G內存(變成瞭8G),大型運算(好像是他媳婦用,貌似是做預算的)由原來的8個小時減到4個小時,當然他媳婦的同事的蘋果筆記本隻要1個小時不到,這是無法比的。

同事2:10年前的臺式機(老人用),加瞭2G內存和固態,速度明顯提升;

同事3:10年前的臺式機(給小孩打印材料),加瞭固態,amd 的cpu從雙核升級到四核(x2 250 升級至x640),加瞭4G內存,一共花瞭233元。

當然,和現在主流機器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一般辦公、傢用還是可以的。

再說個故事。前幾天打車,費用11元,我一般都是支付寶支付,司機師傅手機太慢,支付寶半天打不開。我就說:我給現金把,一摸還真有零錢,不過隻有2張10元的,又從包裡面摸出來0.7元,師傅接過去後說,我還是給你找零把,把0.7元還給瞭我。然後,師傅感嘆瞭一番,現在錢比較緊張,以前的話就算瞭。

現在日子不好過,能省就省,你說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