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21年2月
春節將至,先在這裡給大傢拜個早年啦!
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各廠商也逐漸放緩瞭新機發佈的步伐,從去年12月底開始的新機潮也將迎來一段時間的休息期。大傢準備近期換機的話,也可以趁假期空閑期間,瞭解一些信息,挑一挑看一看,為節後換機做做功課。
近期推出的新機,話題度最高的就是幾款搭載高通驍龍888處理器的產品瞭,而且關於驍龍888的爭議也較多,出現瞭“火龍”、“翻車”等等言論,以至於很多人開始擔心,驍龍888的機器是不是直接不能買瞭?我甚至收到瞭這樣的留言……
那麼驍龍888真的有差到這種程度,一個芯片直接毀瞭一代手機嗎?甚至還不如兩三年前的芯片?
其實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888翻車”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它沒有達到人們之前的預期,沒有做到“性能更強,功耗發熱更低”,與期盼不符所以翻車瞭。但是把它和之前很失敗的驍龍810比,說它在各種情況下都表現很差,就有些偏激瞭。
造成目前驍龍888很多測試表現不佳的原因是這樣的。這次三星的代工確實是個槽點,5nm制程工藝並沒有帶來預想中的提升,而高通為瞭宣傳芯片的性能提升,尤其是GPU的提升,在本身架構和工藝提升不大的前提下,強行拉高瞭主頻。做個比喻就是設計時速在150的汽車,為瞭宣傳它跑到很快,強行讓它跑到瞭200的時速,那就會造成過熱和不穩定。
所以在測試中,驍龍888芯片的手機在玩原神這樣需要性能滿載的遊戲時,高負載下會產生功耗過高,高溫和降頻,而且由於峰值頻率較高,溫度也會比較誇張,會給人一種火龍的感覺。
原神這個遊戲,在我的測試過程中,感覺現階段它在手機上的體驗很一般,操作也不方便,運行久瞭都會有較高的發熱,遊戲本身的優化也還有待提升。所以個人認為,原神目前是給各手機提供瞭一個很好的測試極限性能的平臺,但是以原神的遊戲表現去完全判定一個手機芯片的好壞就太片面瞭。而日常使用和玩普通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之類的,驍龍888的性能是完全沒有壓力的,可能一半性能都用不到,功耗和發熱也都是正常水平。而且驍龍888作為新一代芯片,也還是有優點的,除性能提升外,ISP的性能也有一定提升,比如可以明顯感覺到小米11相比小米10,雖然都是一億像素,但小米11的成片速度要快很多,拍攝流暢性體驗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驍龍888也絕對不是一無是處。
所以,如果不玩原神,也不是重度遊戲玩傢,888是可以放心買的。而就算是原神玩傢,其實目前各傢的手機都沒法在高畫質下長時間穩定保持60幀,即使是GPU跑分更高的A14和麒麟9000,散熱壓力也還是很大的,玩一會兒也會掉幀、降低亮度等。所以對遊戲要求很高的話,也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隻能等等散熱更強的遊戲手機,空間更大甚至帶個風扇,或許會好一些,望大傢理性看待。
如果你現在用的手機是驍龍865的,那麼888目前的這個表現,865用戶可以很安心的繼續用著,不用急著換代,考慮跳過這代也是可以的,畢竟提升有限,現階段也還不夠穩定,有待優化調整。
這個天梯表是一個月之前發的,現在去看當時的評論也還是挺有意思的……所以懇請大傢盡量理性一些,偏見與盲從都會幹擾自己的判斷,影響自己的選擇。當然瞭,如果你就是不喜歡,那一定不要勉強,畢竟錢在自己手裡,還是自己開心最重要。
好啦,說瞭這麼多,現在開始正式的新春手機推薦
註①:推薦主要面向現階段準備購機的用戶,機型的選擇也會註重時效性,較舊的型號或者有更好替代品的型號就不列入瞭,所以之前買的手機發現現在不推薦瞭完全不必在意,現在榜單上的可能過幾個月也會換一批呢。
註②:隨著供應鏈的成熟,手機同質化現象也愈加明顯,本文篩選瞭一些個人覺得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推薦,沒有列入的不代表就一定不好,更多的是希望大傢根據得到的信息作為參考,更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購機方向。
註③:產品價格波動較快,價格標註經常會引起爭議,總有人會說XX時間在XX平臺通過XX方式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所以特此聲明,價格僅供參考,我會盡量選擇比較合適的價格區間,具體價格還請結合實際情況,謝謝理解。
我定義瞭下面這幾個標簽,
根據手機的不同特點分別貼上,
幫助大傢更簡單的看清楚一部手機的特點。
需要說明的是,標簽所表達的特點,是指相似價位內該產品較突出的點。例如1000元價位,天璣820處理器就算性能突出瞭,但是放在3000元檔就不算瞭。若價位區間差距過大,貼有相同標簽的產品表現也會有一定差距。
顧名思義,不僅產品要好,價格也要比較低廉。千元機在前些年的配置一直比較單一,“信號好,聲音大,用著不卡”基本上就是對千元機的要求瞭。
從2020年開始,千元機變得越來越好,性能提升,支持5G,各方面的配置也變得更加完備。對千元機有需求的用戶,現階段的選購范圍已經比較大瞭。如果想等新機的話,目前各廠商還在集中精力推出旗艦/次旗艦產品,千元檔的新機估計還要過一陣才會被重視起來。
簡評:目前仍然是千元價位可以買到的性能最好的手機,各方面配置也還不錯。充電速度慢以及沒有NFC是需要註意的點,不過在這個價位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簡評:處理器性能尚可,電池容量大,價格也夠低,總得來說沒有什麼明顯短板。
簡評:Q2 Pro和V15高度相似,主要就倆區別:充電速度Q2 Pro是65W,而V15雖然標配65W充電器,但是實際隻支持50W快充;Q2 Pro的主攝是4800W像素,V15是6400W,但是隻提升像素其實對拍照提升並不大,所以也比較接近。綜上,這倆都可以選,需要註意的是V15的這個8+128版本定價過於離譜瞭,完全不推薦。
簡評:在這個價位,或許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但是功能是最全面的,高刷屏,NFC,紅外,耳機孔等等應有盡有,外觀還不錯,拍攝水平也是同價位比較出色的。
註:iQOO Z1,Redmi K30等,推出時間較早,目前沒有瞭活動期的優惠,價格都不是很合適,估計也逐步進入停產階段瞭並且有更具競爭力的替代品,所以不推薦。
今年各傢新機的定價相較於去年,要合理瞭許多,所以在均衡合理類的手機中這次加入瞭較多新機。重點突出性價比和全面性,要求盡量花比較少的錢能獲得盡可能高的體驗。通常采用高性能處理器,各方面配置都比較完善,可以稱得上是“水桶機”,還不乏有些突出的亮點。
雖然驍龍888芯片的提升不如預期,865芯片現在看起來也不錯,但是手機的升級換代提升的不僅僅是性能,還有新的技術和賣點,例如屏幕、充電、拍照等,所以除個別表現較突出的865機型外,在這個時間點還是更推薦大傢買新機或者等等新機的,並且目前的情況來看,價格也並不會比上一代865的貴。
簡評:先來說說最近的“黑馬產品”摩托羅拉edge s,1999的售價可以說是十分驚喜瞭,性能很不錯的驍龍870處理器(可以看做865的超頻版),UFS3.1+LPDDR 5等和性能有關的配置都很良心。機身設計相對粗糙一點,塑料機身,也比較厚重,這個外觀也比較……敷衍?而且聯想和moto都已經淡出主流市場很多年瞭,系統和後續的維護也還有待觀察。所以這個價格雖然驚喜,但也談不上驚艷,作為參考,完成度更高的Redmi K30s其實首發價8+128價格更低,隻要2299。K30s很難買肯定是個槽點啦,不過可以期待一下其他廠商陸續跟進超高性價比的類似產品。
總得來說,edge s現階段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1999光買個芯都劃算,隻是其他方面還不如這幾年的主流廠商細致和完善,現在買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貨也挺少的,不急著近期購機的話也可以觀望一下其他廠商的類似產品,例如近期會發佈的Redmi K40系列。
簡評:這倆兄弟自從發佈,就一直在手機推薦裡。不過這可能是它倆最後一次出現在手機推薦裡瞭,因為K40系列在年後就會發佈瞭,積累瞭一年經驗的Redmi這次估計會把產品做得更加完善,價格也會延續之前的超高性價比定價,能等的話還是建議等等的。
K30至尊和K30s至尊的區別前面已經提過很多次瞭,最大的區別就是處理器和屏幕。現階段還是很值得買的,不過鑒於它倆缺貨瞭幾個月的狀態,估計近期想買到也是挺難的,還是那句話,千萬不要加價買,這種高性價比機型加價個三四百就失去它的意義瞭,尤其是在這麼個新機即將推出的時間點,不如準備加價去買K40。
簡評:之前把它和K30至尊做比較的時候,它的優勢是輕薄和快充,而現在它最大的優勢是——有!現!貨!並且之前價格很奇怪的256G版本現在價格也變得合理瞭也有貨。在這個價格下,很好的屏幕。不錯的性能,輕薄的機身,65W快充,售後什麼的也不差(和OPPO共用),所以基本上挑不出來什麼毛病,是現在比K30至尊更值得推薦的選擇。
註:目前2500-3500可以算是一個斷檔,因為各傢在年後都會推出3000左右的性價比機型,而在這個時間點花3000去買半年多前的舊機型就感覺不太合適瞭。如果就是要現在換機並且預算3000的話,可以看看OPPO Ace2,一加8,iQOO5,小米10等價格比較合適的865機型,而小米10據說也會推出換芯的小改款,所以建議還是盡量等等吧。
簡評:X60系列相較於上代提升最大的就是處理器性能瞭,由上代隻有865性能一半的驍龍765G換成瞭性能和865持平的獵戶座1080,同時也保留瞭成功的微雲臺設計以及優秀的機身外觀,並且在輕薄度上更近一步,結合這個售價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很推薦女生使用。缺點就是vivo的“執著”瞭,仍然是祖傳33W充電,沒有無線充,還用的單揚聲器+轉子馬達。還要註意一點,獵戶座1080目前有待優化,有865的性能但是功耗要高於865,所以對遊戲性能和續航有較高要求的用戶慎選。
X60 Pro就有點強行Pro的意思瞭,相較於標準版變化很小,主要區別就是屏幕變為瞭曲面屏,多瞭一顆長焦鏡頭,但是隻有一個版本,12+256的價格是4498元,比標準版同存儲貴瞭500元,而且隻有最貴的一種存儲可選,所以不是很推薦。
簡評:結合X60系列的情況,OV的中端系列在保留輕薄精致的同時,手機的配置也逐漸升級到瞭主流水平,進步還是很大的,也更值得買瞭。
Reno5系列隻推薦Pro+,標準版和Pro版的配置閹割現象比較嚴重,例如屏幕混用,攝像頭縮水等,價格也不算便宜。Pro+各方面就都很不錯瞭,得益於888的表現不如預期,在2020年末用上瞭865的Reno5 Pro+在芯片上也不算過時,其他配置也都比較出色,主流水平的屏幕,不錯的電池容量和快充,雙揚聲器+線性馬達,精致的外觀,主打的拍照功能也很突出,旗艦級的IMX766主攝,廣角長焦都齊全,綜合來說是款有突出亮點,其他方面也很均衡的手機。
簡評:如果你不喜歡小米,那可以直接跳過這段,因為接下來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吹小米11的,它也確實配得上更多的正面評價。
小米11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屏幕瞭,我看有些小夥伴對比的時候會把2K屏放在一個挺次要的地方,個人而言2K屏的提升還是很大的,而且市面上之前有2K+120Hz屏幕的手機,發售價基本上沒有低於5000的,小米11在其他方面仍然均衡的同時,用上瞭升級很大的屏幕,價格還保持在瞭3999,可以說十分優秀瞭。
其他方面,小米的硬件配置不用擔心,紅外,雙揚聲器、線性馬達之類的都有,55W+50W的快充組合配上4600mAh的電池,在這個基礎上還將機身尺寸控制在瞭8mm/196g,很合理。不過較薄的機身同時也帶來瞭一個弊端,就是主攝像頭的凸起很嚴重,而且是不規則的凸起,就像這樣……
拍照方面和小米10的硬件一樣,算法有瞭些改進,綜合來說就是這個價位的平均水平。驍龍888的表現參考文章開頭即可,而且2K+120Hz屏幕耗電量也比較大,續航一般,重度遊戲玩傢慎選。
回過頭來想想,3999元,旗艦處理器,旗艦屏幕,55W+50W快充,完備的功能配置,這樣的手機真的短期內找不到第二傢啦,所以小米11是現階段4000價位我最推薦購買的手機。不過小米11這個外觀設計嘛……確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其他新機簡評:
近期已經發售的手機還有榮耀V40和iQOO 7。相較於這次主要推薦的產品,它們的綜合性會差一些,價格也沒那麼合適。
榮耀V40采用天璣1000+處理器,除瞭66W+50W快充外沒有太多亮點,價格還要3500元起,除非有品牌偏好,否則不推薦。
iQOO 7和同期同價位的競品小米11比,便宜200元,但是少瞭2K屏,電池小瞭600mAh,沒有無線充,機身還厚重瞭,屏幕四周的黑邊也粗一些。優勢是120W快充和更好的遊戲性能,就目前驍龍888的情況而言,正常手機即使做瞭更多的散熱設計和遊戲優化,也很難有一個突破性的表現,和小米11在遊戲方面的對比,iQOO 7也領先的並不多,而120W快充的代價又有些大瞭(電池變小,機身變厚重),所以不作為主推產品。如果對120W快充有十分高的需求,對遊戲性能的表現更為在意,可以考慮。
旗艦產品是集廠商最先進的技術於一身,代表品牌形象的產品。目前部分采用高通處理器的產品例如小米11和iQOO 7,為瞭搶驍龍888的首發,隻有標準版而Pro版還沒有上市,所以稱不上極致旗艦,對手機有更高要求的話可以等等Pro版本。
由於到3月份采用高通處理器的各廠商還會推出全新的旗艦,還會有更多新的賣點和更完善的配置,所以這個時間想買旗艦手機的話,舊款就不推薦瞭,建議等等年後各傢推出的新旗艦。
華為和蘋果都是最新的一代,並且有自己獨特的生態和品牌價值,也不用顧慮新機的問題,可以放心選購。
簡評:這是一款有些“偏科”的產品,以傳統旗艦機的標準衡量的話,它不夠水桶,一般般的充電速度和電池容量,不支持無線充電,還是單揚聲器,不過vivo這次總算是用上瞭線性馬達。
較弱的方面這麼多,為何還值得推薦呢?因為它的強項真的很強。主攝采用旗艦級的大底主攝,並且用上瞭蔡司T*鍍膜,對復雜光線的場景有更好的成像效果。而副攝用上瞭X60的主攝,4800W像素的IMX598,並且配上瞭微雲臺技術,可以說是雙主攝瞭。兩個副攝分別是1300W人像鏡頭,潛望式長焦,覆蓋瞭全焦段。vivo在影像方面也努力瞭挺多年瞭,這次的X60 Pro+可以說是集大成之作,無論是拍照還是拍視頻都有很好的表現,對比目前頂級的拍照手機也毫不遜色。
其他方面,驍龍888,三星1080P+120Hz屏幕,在5000元檔算是中規中矩,9.1mm/191g的尺寸算是合理,支持HiFi是個亮點。綜上,對屏幕和續航要求不高,也不是重度遊戲玩傢,更在乎拍照表現和精致的手感,X60 Pro+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簡評:Mate40 Pro在Mate40系列裡,算是兼顧高配置與正常價格的瞭,也相對好買一些。各方面配置都很好,提升很大的麒麟9000處理器,優秀的電池快充組合,拍照仍然是強項,完全不需要擔心,主攝沒有光學防抖會在暗光環境下弱一些,不過瑕不掩瑜,整體還是很好的,RYYB導致的偏色現象依然存在,但是比之前的P40系列改善不少。屏幕混用是老問題瞭,這次Mate 40 Pro的屏幕整體來說還算可以,即使抽到“周冬雨”,由於分辨率比較高,也還算可以接受,隻是亮度稍低,相較於它7000元檔的售價,算是個槽點。
Mate40 標準版價格要低上許多,4999元起。它相較於Pro版,屏幕降級,快充降級,長焦降級,沒有3D人臉識別和IP68,這個售價和配置還算合理,但是鑒於Mate40 標準版和Pro版一樣很難買,同樣搶購難度的情況下還是更推薦優先買Pro的。
Mate40 Pro+和RS,能買到的都是有緣人瞭……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總得來說Mate40系列貨都不多,第三方加價現象較嚴重,所以再次強調,不要加錢買,甚至加上千元去買,手機已經漸漸成為快消品,不能增值也不能理財,時間久瞭還會過氣,沒必要白白把錢扔給中間商賺差價。
至於P40系列,往年這個時候都該準備出P50瞭,而且P40系列現在也很難買,價格也比之前有所上漲,就不是很推薦瞭。想看瞭解更多華為手機推薦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簡評:蘋果和安卓手機其實沒有太多可比性,無論是系統生態還是產品設計理念都有較大區別,喜歡開放性和可玩性可以選擇安卓,也有更多性價比高的選擇,而習慣瞭ios系統並且對ios生態有依賴性的話,那就隻能在iPhone裡選瞭。
iPhone目前比較推薦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 Max,前者配置均衡,相較於上一代的iPhone 11有瞭較大升級,並且價格也適中一些;後者就是采用瞭最新技術堆料堆滿的產品瞭,同樣,重量和價格也都堆滿瞭。另外就是,iPhone在拍攝領域的優勢主要並不是在成片效果上,而是在於真實感和操控流暢度上,也因此在拍視頻的時候iPhone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如果還在考慮其他iPhone例如11和12 Pro等,或者想瞭解更多信息可以參考更詳細的蘋果手機推薦:
簡評:在年前這段新機潮內,其他安卓廠商發佈的真旗艦較少,所以S21 Ultra現在是當之無愧的安卓機皇,盡管它的價格屬實高得離譜……各方面不僅均衡,而且每項都很突出,最好的屏幕(終於可以2K+120Hz同時開啟瞭),堆料堆滿的拍攝模組,優秀的做工品質,而且這次還支持S Pen,可以手寫繪圖以及和三星生態聯動,不過S Pen需要單獨購買,並且機身沒有插筆的地方,要配殼,這個還是要註意下的。
缺點就是三星的老毛病瞭,祖傳25W充電,散熱也做得比較一般,拿來重度玩遊戲體驗不會太好。雖然是自適應刷新率的屏幕並且配上瞭5000mAh的大電池,在三星激進的全局120Hz調度下,續航也並不樂觀。
綜上,預算十分高,不在意性價比,並且追求安卓機皇,是很值得推薦的選擇。不過這個價格,還是覺得在7000左右比較合適,現在的定價過高瞭,或許等等看又會有熟悉的價格跳水呢。年後其他廠商也會推出真旗艦機型,價格肯定會更合適一些,不急的話可以到時候再參照對比一下。
S21和S21+個人感覺沒啥意思,都變成瞭1080P屏幕。S21+直接到瞭200g並且價格還很高,S21雖然便宜一些,加上優惠可以低到4500左右,但是1080P屏幕,塑料後蓋,4000mAh電池容量和25W快充,還是覺得不太值,也少瞭點高端機的感覺,不如去買S20/S20+。
匯總圖及按需選擇
· 匯總圖
· 按需求選擇
(註:請結合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進行參考,不要跨價位對比)
最後和大傢閑聊幾句,這次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詳細的一次手機推薦瞭,甚至有些囉嗦瞭,也是為瞭盡可能的考慮到每個人的需求,提供更多值得參考的信息。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推薦的產品或許也會有你不喜歡或者看不順眼的,那就不要去管啦,這麼多選擇總會有比較迎合你胃口的。正好趁假期,也可以借此瞭解瞭解近期的手機產品怎麼樣,以後自己準備換機的時候心理也能有個底。如果你身邊有親戚朋友需要手機推薦參考的話,也歡迎分享給他們。
現在這個時間點,很多手機的價格相較於雙11雙12都有瞭些許上漲,尤其是老機型之前很大的優惠幅度現在也小瞭很多、所以準備買近期新機是沒問題的,想買性價比高的老機型的話更建議等一等,要麼等來更好的價格,要麼等到更合適的新機。
文中沒有提到或者說明不夠詳細之處也歡迎大傢留言提問,感謝大傢的時間,希望這次的內容能對大傢的購機選擇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