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取消3.5mm耳機孔的今天,我們怎麼使用耳機呢?蘋果的處理方式比較激進,直接把3.5mm的蘋果耳機換成瞭自傢的lightning接口耳機,不過也無可厚非,蘋果的宗旨就是專心做好自己的產品線,產品做得好自然有人買賬。
反觀安卓陣營,其雖然已經普及USB-C接口,有耳機孔的手機也越來越少,可USB-C耳機還是不被大傢所認可,取而代之的是藍牙耳機銷量的激增。這是為什麼呢?
成本因素
成本永遠是廠傢考慮的第一要素。而在耳機上,如果采用USB Type-C接口的話,成本會增加25%,聽起來不多,可如果每一副耳機的成本都增加25%,最終就會少賺25%。同樣是基於成本考慮,許多耳機廠商在推出無線音頻設備時依然會使用Micro USB充電接口,而在使用USB Type-C接口的線時成本差異也是非常大。
泛用性因素
盡管USB-C已經普及,但實際上無法完美兼容。打個比方,有些USB-C線隻能充電而無法傳輸數據;還有些線支持快充卻不能所有品牌通用;一些USB-C端口支持有高帶寬的Thunderbolt 3,但其他大多數無法滿足,這些都使USB-C耳機的通用性大打折扣。
廠商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推出USB-C耳機,可由於每傢廠商對Type-C接口的定義有著一定的差別,導致Type-C降噪耳機並不能像3.5mm耳機那樣通用。一種是壓根不能用,兼容性沒有解決;一種是可以聽音樂,但實體按鍵不可用。
實用性因素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瞭,充電時無法使用耳機。插口隻有一個,而如果想在充電的時候聽音樂的話就隻能使用藍牙耳機。在3.5mm耳機孔還沒有消失的時候,可以在充電的同時插入耳機使用,雖然出於安全考慮並不提倡,但不可否認的是的確很方便,可現在就不行瞭,想邊充電邊聽歌就隻能使用藍牙耳機。
耳機已經成為瞭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不論是出於便捷性、私密性還是實用性考慮,耳機都無法被替代。隻希望各廠傢可以做好功課,搞好兼容性,讓未來的耳機使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