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華為手機研發人員,來說兩句。

一、從技術方面來看能不能行得通

1、首先,要搞清楚海思麒麟芯片和華為手機的關系。我的理解,兩者是互相成就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

麒麟芯片的發力大大提高瞭華為的競爭力,華為手機的品牌提升和熱賣反過來也反哺麒麟芯片的研發,且讓麒麟芯片也名聲大噪。

搞研發的應該清楚,一款產品的研發會經歷立項、計劃、設計.....等等,然後會有一個IPD開發流程,定好瞭關鍵事件(TR1、TR2、TR3、TR4、TR4A、TR5、TR6...)的時間點,基本上TR4/TR4A之前會有n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一邊測一邊解決,要迭代好幾遍。基本TR5之後就沒啥問題。

華為的開發流程圖基本如下,芯片和手機可能差不多同時啟動項目,但是關鍵節點上一般海思會提前一個月左右。這樣,海思麒麟芯片和華為手機基本就是同時在研發啊。雖說是分開的兩個部門,但是畢竟是一個公司,研發協調怎麼說呢,可以舉兩個例子:1)每天終端的PM會跟海思的PM進行項目進展對接;2)終端的研發可以直接找海思的研發搞問題,推不動瞭才讓PM去推動。

華為如果把麒麟芯片賣給國內廠商會怎麼樣?

這時候,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手機終端是大爺。因為我作為手機研發人員,曾經在海思開年會的時候(晚上六七點),把一個海思研發的組長喊回工位,理由是我發現瞭他們的一處邏輯疑似導致瞭我們的bug,當然最後我是弄錯瞭,而且害的這哥們年會的飯菜都沒來及吃。關鍵的是,我毫無愧疚,他也一笑瞭之,因為這種事情在華為太正常瞭。

如果是賣給友商,怕是芯片供應方就是大爺瞭。還能保證跟華為一起解決問題的效率嗎?

搞清楚瞭這層關系,我們再來假設,如果是賣給友商,你能把滿是問題的芯片賣給人傢嗎?人傢一調試發現n多問題會是什麼反應?如果賣給友商,肯定是在芯片問題解決得差不多的時候,這時候至少幾個月過去瞭,芯片還有競爭力嗎?

2、 然後,再來搞清楚海思麒麟芯片在行業的競爭力水平。

某知名手機芯片評測平臺的數據,顯示如下。我們舉個例子,麒麟9000和9000E是在2020年10月22日隨Mate40系列首發,8個月之前上市(2020年2月)的小米10用的是驍龍865,麒麟9000隻是稍微領先,9000E還略遜一籌;但是2個月之後(2020年12月)小米11就用上瞭驍龍888,很遺憾驍龍888的出的太晚排行榜上沒有,但是跑分據說是最強驍龍瞭,不差於麒麟9000而強於麒麟9000E。

這時候,如果是麒麟芯片賣給友商,那大概率9000和9000E還是要和驍龍888競爭瞭,麒麟不占一丁點優勢。 而且小米11隻賣3999,Mate40(搭配麒麟9000E)起步價4899,Mate 40 Pro(搭配麒麟9000)起步價6499。

友商都是資本傢,他們購買芯片難道第一考慮的是情懷嗎?顯然不會。

華為如果把麒麟芯片賣給國內廠商會怎麼樣?

華為如果把麒麟芯片賣給國內廠商會怎麼樣?

二、從商業/主觀角度看華為願不願意

華為為瞭保證自己手機的競爭力和差異性,願意把麒麟賣給友商嗎?即使願意賣,那願意賣最新版的芯片嗎?

芯片賣給友商之後, 相同芯片差不多配置的手機怎麼定價?

對齊瞭不賺錢, 不對齊吧肯定被網友們罵吧。

三、從商業/主觀角度看友商願不願意

出於平衡供應關系的考慮,一般手機廠傢會在某個原器件采購好幾傢供應商。像華為手機,即使有瞭麒麟芯片,也有少量機型采購瞭高通的芯片。

友商大部分高端采用驍龍8xx,中低端用天璣系列、聯發科等。

從商業、輿論,友商大概也願意嘗試使用麒麟芯片,但是成本肯定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麒麟的成本有優勢嗎?

另外像網友說的,也怕華為卡脖子呀。

華為如果把麒麟芯片賣給國內廠商會怎麼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