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沒有快充的時候,對於數據線的要求也沒那麼高,隻要插口相同,基本上就能用。但隨著快充的普及,各傢都有著不同的充電協議,數據線也難以做到全部兼容。但筆者最近用瞭麥多多5A數顯數據線之後才發現,其實要想做到全部兼容也是可以的。
從包裝盒上就能夠看到,這款數據線的兼容性是非常強大的,華為、小米、三星、OPPO、vivo這些主流廠商的快充協議,它都能夠兼容。
開箱之後能夠看到,麥多多TYPE-C數顯數據線使用的是編制線材,相較於橡膠材質的線材,它更加耐用,並且有著不錯的防纏繞表現。
線長1.2米,支持的最大電流為5A,日常使用完全足夠瞭。同時還標配魔術紮帶,收納整理也很是方便。
相比一些顯示屏設計在USB-A端口的數據線來說,麥多多的設計會更加人性化。它的顯示窗口在USB-C端,意味著用戶可以邊充邊看,隨時觀測,而如果在USB-A端則需要去到充電頭那邊看,基本失去存在意義,大多插座都是在犄角旮旯的地方。雖然做瞭數顯屏,但麥多多這款線材和普通TYPE-C數據線沒有太大區別,不影響使用手感。
數顯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充電速度可視化,但如果這種可視化還停留以前的電流/電壓交替的方式,對新手小白來說未免過於“復雜”。可能出於這個層面的考慮,麥多多的數顯采用的是功率顯示,直接算好,大小快慢一下就給你整明白瞭!如果處在快充階段,還會激活“PD”指示燈,就算是手機處在息屏的狀態下,通過它也能一眼知道當前的充電功率以及是否處於快充模式。
這條數據線在用料上也是極為厚道。它的兩端接頭均采用瞭鋅合金材質,質感提升不少,耐用性也加大瞭,現在都是手機換過幾代,數據線依舊堅挺。
話說回來,數據線好不好用最終還得看它的充電速度與兼容性的實際表現,筆者用小米10做瞭一下測試,分別用原裝充電頭搭配原裝線和麥多多5A線進行半小時充電對比。
在上機測試中,麥多多TYPE-C數顯數據線能夠激活小米的MI TURBO CHARGE,這就意味著它能夠達到小米10的最大充電功率。通過數顯屏上的功率可以看到,它的充電功率達到瞭28W(初始電量15%),如果是更低電量去測試的話,達到最大功率30W是沒有問題。同時,“PD”燈點亮說明處在快充狀態,此刻手機屏幕有顯示著快充標識,證明符合實際情況。
測試前小米10的電量為15%,半小時充電過後,麥多多TYPE-C數顯數據線將其電量提升至瞭69%;原裝數據線將其電量提升至瞭74%。從實測結果來看,它的充電速度算是與原裝數據線基本保持瞭一致,雖然原裝略有優勢,但幅度並不大。
除瞭充電測試外,筆者還對麥多多TYPE-C數顯數據線的兼容性進行瞭測試。先用榮耀平板V6進行瞭測試,通過實測能夠看到,它能夠激發系統的超級快充字樣,此時數顯功率為25W。
接下來筆者又對堅果Pro 3進行瞭兼容性測試,堅果Pro 3的最大充電功率為18W,用麥多多TYPE-C數顯數據線進行測試,數顯功率為18W,符合產品標稱數值。
另外,筆者發現麥多多這款數據線有一個小細節做得很好,那就是即使充電頭已經通電,TYPE-C端沒有負載時,數顯屏是不會有顯示的,一直處於息屏狀態,完全不存在幹擾因素。
經過這段時間的上手體驗,筆者對麥多多5A數顯快充線,整體表現還是非常滿意的,不論是充電速度還是兼容性,日常使用完全足夠。新增的數顯功能對於安卓機用戶來說,並不雞肋,雖然像小米、華為、OPPO這些大廠都有自己的快充標識,用戶想看懂是否快充並不難,但是想做到“實時讀取功率”或者“是不是買對快充頭”,最終還是要借助工具。買個測試儀就沒什麼必要瞭,又不是發燒玩傢,但是可以在每天都會用的數據線上獲取這個功能,我覺得還是蠻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