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個月前當在我們三易生活在對今年的旗艦機市場進行分析時,對於“多主攝”這個近年來剛剛興起的設計給予瞭諸多好評,甚至認為這可能稱得上是最近這幾年智能手機業界最有意義的產品設計思路之一。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為什麼我們會對“多主攝”設計大加贊賞呢?這其實還是因為過去智能手機的相機設計,普遍都是單個大底主攝+多個素質較差的副攝組成。這樣一來,盡管大傢表面上看到手機的“像素很高、攝像頭也很多”,但實際使用中隻要切換到副攝,就會發現拍出的影像素質(相比主攝)下降非常嚴重。


這種情況可以嚴重到什麼程度呢?簡單來說,一些副攝縮水還不算是太糟糕的機型,呈現出來的效果可能隻是副攝影像明顯比主攝要暗、噪點更多,或是畫質更差,雖然令人不愉快,但也不至於完全用不下去。但對於另外一些機型來說,它們的副攝可能就會很難對不上焦、可能糊得看不清、也可能全是噪點。當然,這樣的設計也被消費者毫不客氣地賦予瞭“湊數多攝”的雅號。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正因“湊數多攝”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實在太過惡劣,因此在近年來的一些旗艦機型上,部分廠商就采取瞭在超廣角、人像等原本的“副攝”上,大幅提升CMOS與鏡頭配置的策略,也就是所謂的“多主攝”。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縱觀目前已經上市的那些“多主攝”機型不難發現,它們的確都在原本的“副攝”上配備瞭絕對稱得上是旗艦級的大底CMOS方案。例如OPPO的Find X3系列,全系超廣角鏡頭用的都是與主攝完全相同的IMX766;例如一加9 Pro的超廣角鏡頭CMOS方案,用的就是與前代旗艦主攝相同的IMX689;例如小米11Ultra的超廣角和長焦,使用的CMOS就是此前經常出現在中高端機型主攝位置上的IMX586。


不可否認,這些“多主攝”機型的CMOS用料通常都十分出色,並且在實際體驗上也是彌補瞭過去多攝機型副攝普遍拉胯的短板。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但是大傢要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真正能夠看懂CMOS型號,知道智能手機鏡頭用料水準的人又有多少?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許多朋友可能僅僅隻有“多主攝機型拍照好”這樣的一個概念,並不見得能夠真正理解它們到底好在哪的。說得更直白一點,雖然部分消費者可能會根據手機的CMOS型號來判斷其相機用料,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看懂的或許隻有像素數字而已。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將來的某些機型在副攝部分使用一些底很小、成本其實並不算高、畫質表現也未達到“主攝”水準,可唯獨就是像素看起來很高的CMOS,那麼它的確就有可能會給消費者造成是“多主攝”設計的假象。


當然,可能有人要說,底小、畫質不高,但像素卻很高,這樣的CMOS存在嗎?


很遺憾,還真的存在。並且到目前為止,這樣的產品其實已經有不止一款瞭。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早在2019年,三星就推出瞭單像素尺寸僅0.7μm,整體面積僅為1/2.65英寸,但像素卻高達4400萬的GH1。說實在的,這款CMOS用作前攝方案其實表現是很不錯的,但如果拿來當後置副攝,則比主流1200萬像素的老CMOS底還小,直接就決定瞭表現不可能很好。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又比如說就在近日,三星又推出瞭定位是GH1替代品的JN1。它的像素更高,達到瞭5000萬,單像素面積與整體CMOS尺寸卻更小(分別隻有0.64μm和1/2.76英寸),這也就意味著JN1比GH1有著更差的暗光成像能力,更不適合作為後攝使用。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然而,JN1甚至還不是這類“小底超高像素”CMOS中最過分的。因為隔壁的OminiVision其實也剛剛發佈瞭他們的6000萬像素新品OV60A,其單像素面積小到瞭隻有0.61μm,整體CMOS尺寸為1/2.61英寸。換而言之,就算使用“像素四合一”算法等效為1500萬像素,其1.22μm的等效單像素感光面積,甚至比2016年古董級的主攝CMOS IMX260(1200萬像素,單像素1.4μm)還要不如。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三星JN1的官方宣傳視頻明示這款小底高像素CMOS可以用於後攝


當然,在以上的這幾款CMOS的官方頁面中,它們主要都還是被描述為先進的前攝方案。話雖如此,但手機行業也從來沒有說過“不許將前攝的小CMOS拿去做後攝”。更不要說,在JN1和OV60A的官網頁面上,其實也明示瞭這兩款小底高像素CMOS是可以用來作為後攝方案使用的。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OV60A可用於“頂級的手機前攝”以及“後置相機”


換而言之,我們不難想象,對於一些想要蹭“多主攝”熱度,但又不想真正在後攝中塞進多顆高成本大底主攝級攝像頭的廠商而言,他們完全有動機、而且也有能力將上述這些“小底高像素”CMOS用於旗下的產品中。此時,隻要不公開CMOS的具體型號,許多消費者看到手機配備瞭4400萬/5000萬/6000萬像素的超廣角或者人像長焦頭,很容易就會想當然地認為這也是一款旗艦級的“多主攝”機型,從而在產品的價值與影像能力上產生誤判。

好端端的手機“多主攝”設計,可能要開始偷懶瞭

很顯然,無論是對於消費者、對於“多主攝”這項技術本身,還是對於整個手機行業來說,這種將原本是為前攝設計的小底高像素CMOS用於後攝,“偽裝”為多主攝的做法,都絕對不能說是什麼好的技術進步。但要說它是一種錯誤,卻又並不完全準確。畢竟,“小底高像素”和曾經的“十核處理器”一樣,本質上都是由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而生,並且註定在一段時間裡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隻不過這種需求本身的方向是否正確,是否源自對技術的無知,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瞭。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