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1年6月2日,華為特地召開瞭一場發佈會,正式上線鴻蒙系統。截止至6月8日,華為高層餘承東透露,目前已經有73傢軟硬件企業成為華為鴻蒙系統的合作夥伴,這些企業大多數都是軟件開發、傢電、互聯網等領域,除此之外,還有三百多個應用和服務夥伴,一千多個硬件夥伴和50萬名開發者參與。

在華為那麼多的合作夥伴中,雖然涵蓋瞭各行各業,但是唯獨缺席瞭手機行業,華為的鴻蒙系統本質上畢竟還是手機系統。就目前而言,國內的手機行業也隻有魅族一傢宣佈加入鴻蒙,然而,諷刺的是,魅族引進華為鴻蒙系統,也並不是將這個系統用在手機上,而僅僅是旗下的傢居產品。競爭激烈的手機國企似乎都達成瞭某種抵制華為鴻蒙系統的共識。

12傢企業公開力挺鴻蒙,手機廠商隻有1個,華為首戰勝還是敗?

眾所周知,國內的手機基本上用的都是美國的安卓系統,而華為的鴻蒙系統在功能上雖然就手機而言,其實和美國研發的系統差距不大。然而,偏偏國外的系統國產手機企業趨之若鶩,本國生產的系統卻堅決抵制,在這背後,國產手機或許也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魅族、小米等國產手機企業看來,華為其實是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國產手機企業一旦加入瞭華為的鴻蒙,勢必有一些核心的軟件和技術也要公開,要不然鴻蒙系統要如何運行。可是,這樣一來,如果未來華為想要打壓這些手機企業,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瞭。

12傢企業公開力挺鴻蒙,手機廠商隻有1個,華為首戰勝還是敗?

另外,鴻蒙系統如今確實處於新生狀態,萬一鴻蒙未來完全成為瞭和蘋果、安卓那樣成熟的系統,或者說國產手機對華為的鴻蒙系統產生瞭依賴。當華為面對著這些競爭對手,究竟是否有可能給這些手機企業一個發展的空間呢?

也許有不少人都會產生疑惑,國產系統不安全,外國系統難道就很安全?事實上,對於國產手機而言,可能真的就是如此。雖然最近的新聞上頻頻出現美國在芯片和軟件方面打擊我國的華為、小米等著名公司。但是,美國的制裁並沒有或者不屑於波及我國的很多國產手機公司,畢竟我國的其他國產公司縱然在國外,就目前的水平而言也鬥不過美國的手機。如果從這個經濟利益層面考慮,我國國產手機寧願用外國系統也就不難理解瞭。

12傢企業公開力挺鴻蒙,手機廠商隻有1個,華為首戰勝還是敗?

再者,鴻蒙系統面世不久,各方面其實都不太成熟,我國的國產手機企業沒有必要放棄一個成熟的安卓系統,去接納一個隨時都有可能出狀況的新生的鴻蒙系統。

總而言之,如此看來,國產手機不接入鴻蒙系統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似乎也是國產手機生存發展的正確道路。然而,華為雖然在手機領域出師不利,卻又在傢電、互聯網等方向大步發展。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部分企業之所以引進鴻蒙,或許有可能想要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推廣自己的商品。而如今,世界的未來是外物互聯的時代,搭上網絡的便車,通過廣泛的傳播和深入人心的宣傳,能夠給這些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

12傢企業公開力挺鴻蒙,手機廠商隻有1個,華為首戰勝還是敗?

再者,鴻蒙其實是一個系統,而傳統的傢電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專註於硬件及其核心技術的研發,基本上都不會涉及到系統,而沒有系統的設備隻能機械地執行。而一旦傢電連上瞭鴻蒙系統,能夠使得傢電更具競爭力。同時,鴻蒙系統作為我國國產系統,如果積極響應,和一些使用外國系統的企業相比,在輿論上,至少支持國產的行為會使得企業在社會輿論中占據優勢地位,這樣一來,也會帶動企業產品的銷售。

如今,華為鴻蒙系統做出的成績,也引起瞭不少人的爭論,華為此次的首戰,究竟是勝還是敗。而這勝敗其實也要分開來探討。如果就鴻蒙系統最本質的作用而言,華為的首秀無疑是一場慘敗,畢竟,華為的鴻蒙系統,其實本質也還是手機系統,但是,這樣的系統卻被國內手機廠傢集體抵制,並沒有發揮這個系統的真正功能。

12傢企業公開力挺鴻蒙,手機廠商隻有1個,華為首戰勝還是敗?

然而,如果僅僅將鴻蒙系統看作商品,以使用量為基本準則,那麼,華為的鴻蒙首秀無疑是十分成功的,畢竟,這個系統雖然沒有得到國產手機廠傢的青睞,但是,傢電、互聯網等國產企業紛紛加入鴻蒙系統,在使用者中,甚至還有我國的銀行網絡和電網。

12傢企業公開力挺鴻蒙,手機廠商隻有1個,華為首戰勝還是敗?

總之,面對華為先進的鴻蒙系統,其中,有12傢企業以及部分國傢網絡公開力挺,但與此同時,國內的手機廠傢基本全面抵制,唯一的一傢魅族,加入鴻蒙的也隻是旗下的傢居品牌。此次,華為的鴻蒙系統首秀其實不算成功也不算失敗,而這個結果對於華為和鴻蒙系統來說其實也不算太差,畢竟這是第一次。但是,我們依舊還是期望,在未來,鴻蒙系統能夠不斷改進和發展,最終走向國際,真真正正與美國的安卓一較高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