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彭新
編輯 |
一直以來,由於臺積電等領先芯片制造公司在制造蘋果的自有處理器,幫助蘋果在芯片性能上超越瞭英特爾。蘋果的M1芯片和最新款iPhone和iPad使用的A14芯片,均使用臺積電的5納米制造工藝生產。無論在設計和制造端,蘋果芯片都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蘋果設計的芯片不是用來出售給其他公司,而是專門為蘋果特定的產品,甚至是為瞭特定功能而專門設計的。這種優化貫穿於CPU、GPU、圖像信號處理器及更多組件。”7月8日下午,蘋果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言中,這樣介紹蘋果芯片的優勢。
葛越強調,蘋果硬件技術團隊采用可擴展芯片架構,同樣的模塊可適用於多個系統級芯片(SoC)。
為瞭進一步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蘋果還在芯片中搭載瞭“神經網絡引擎”。所謂“神經網絡引擎(neural engine)”,是蘋果在芯片中專門用於機器學習的硬件,可用於圖像處理、人臉識別等。目前,iPhone12搭載的A14仿生芯片中的神經網絡引擎能夠完成每秒11萬億次的運算。
“蘋果端到端的產品設計,並嵌入機器學習,從而實現眾多耳熟能詳的功能,增強瞭創造者和開發者的創新能力。”葛越表示。
蘋果公司自主設計iPhone和iPad芯片超過10年,計劃替換Mac電腦使用的英特爾芯片也已有數年。
葛越稱,蘋果的芯片專為自傢產品量身定制,並為機器學習進行瞭專門的優化。由於機器學習能夠為用戶提供更為獨特的體驗,因此,蘋果早就開始研發能在設備端有效運行復雜機器學習算法的芯片。
葛越表示,M1芯片采用Arm架構設計,為5納米制程,是當前電腦產品中制程最先進的芯片。該款芯片上共有160億個晶體管,將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神經網絡引擎、各種連接功能以及其他眾多組件集成在芯片上。得益於此,M1芯片完成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性能顯著提升,包括將機器學習速度提升最高15倍,電池續航時間最高提升2倍。
隨著芯片設計能力的提高,近年來,蘋果進一步加快瞭替換英特爾芯片的步伐,並不斷擴展相關生態。去年蘋果發佈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三款電腦,均搭載瞭自研的M1芯片,並在今年進一步將M1芯片應用在平板電腦iPad Pro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