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掃地機器人可以說是不新鮮瞭,高高低低各種價位都有,看起來還都差不多。在相似的外形下,其實掃地機器人的差異可以說是雲泥之別,差勁地行走全靠撞擊來隨機調整,路線規劃能力幾乎為0,好用的不但有著良好的清掃能力,在高科技探頭和高精度算法的加持下,還有著一流的路線規劃能力和避障能力,更是附帶瞭集塵基站,實現以月為單位的免看管能力,是真正的自動化清掃。
追覓這次推出新款集塵掃拖機器人的型號為 L10Plus,也是引領瞭掃地機的發展趨勢,裝備瞭各種最新科技。重要的是首發售價 2899元,僅比前作L10Pro高出 800元,前30分鐘支付尾款還送699元高速吹風機——這樣的首發售價和禮物,在自帶集塵站的頂級掃拖機器人裡,可謂誠意十足。
開箱:
包裝箱因為自帶集塵基站的關系,比其他掃地機器人大瞭一圈。區別於其他產品的本色牛皮紙的環保風格,L10 Plus的黑色包裝箱要感覺高級不少。
包裝箱裡除瞭主機和集塵桶,還附帶瞭拖地組件、電源線、備用塵袋和邊刷。
高級灰的配色,加上高光表面,整機顯得非常有質感。
LDS激光導航,精準建圖實時定位。
機器前方是避障傳感器,L10 Plus裝備瞭“3D結構光避障”系統:相較於傳統的紅外避障,3D結構光與人眼的雙目定位相似,依靠兩個兩側的激光發射器產生多條交叉的激光線束,中間的接收器接收反射的激光來檢測障礙物和判斷主機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精準避障。
上面板上保留瞭操作按鈕,能夠脫離手機、網絡獨立工作。
打開上蓋,可以看見塵盒與清理割刀。
取出塵盒,就能看到L10 Plus的獨門秘技。在塵盒和機器底部,開有一進一出兩個風口。底座集塵的時候,外部吸入的空氣從右側進氣口進入,帶動灰塵等雜物,從左側吸塵口排出,進入集塵底座。進氣+吸氣的設計,使得L10 Plus的風道更加順暢,集塵的效率自然也更高。
塵盒自帶HEPA濾網,保證掃拖工作時候排氣清潔,避免二次污染。
來看看L10 Plus的底盤:
前面是“懸崖傳感器”、萬向輪和充電觸點。
突然發現靈活的萬向輪好解壓……
采用瞭單邊刷的設計,掃地機的邊刷主要起到收攏垃圾的效果,雙邊刷理論上可以加大掃地機清掃面積的效果,但在實際清掃過程中效率提高的非常有限,而且雙邊刷的工作噪音與續航能力也不如單邊刷。所以邊刷數量並不是主要因素,雙邊刷更多的作用是看起來平衡一些。而我們更應該註重的是邊刷的長度,超過機身外緣越多,代表打掃邊邊角角的能力更強。
浮動橡膠、刷毛雙材質主刷,配合刷槽底部的梳齒,無論是毛發還是灰塵,都可以打掃得更幹凈更不容易纏繞。
強抓地力的動力輪,加上大行程的懸掛系統,L10 Plus的越障能力非常突出。
附帶瞭拖地組件,平時可以加裝在機器後側,達到掃+拖的清潔效果。
電控水箱加上嵌條、魔術粘雙重固定的擦地巾,能夠很好的完成地面的維護工作。
來看下集塵基站
底座上除瞭2個充電觸點之外,很顯眼的就是2個方形的氣流通道瞭。
後側集成瞭理線樁
打開蓋子,就能看見集塵袋和集塵風機瞭。
集塵袋采用插入式的安裝
安裝非常簡單,往下一按就行瞭。
集塵袋設計有收口,塵袋滿瞭之後,我們往上拉出提手,就能封口、提袋一次完成瞭,非常方便。
機器的合體狀態:
使用:
追覓L10 Plus是能夠用米傢APP來進行控制的,還能夠和其他支持米傢的智能產品聯動。按右上方的“+”號按提示一步步做就能順利添加瞭(不過米傢裡面默認的名字還是Z10 pro,估計會在之後的版本裡 更新)。
升級固件到最新的版本
設置頁面,地毯增壓功能默認沒有打開,因為我傢裡有小塊的地毯,所以我手動開啟瞭。集成設置裡,我沿用的默認的“清掃一次後集塵”。
用米傢APP的話,最好用的就是智能設備之間的聯動:比方說我可以設定為早上出門後,掃地機開始打掃;也可以設定為晚上關燈後進行打掃。
第一次打掃、建圖,追覓L10 Plus的LDS雷達效率很高。從掃地機的路線來看,在首次使用的時候,地圖還未完全建立的情況下,就有著不錯的規劃。
建圖後,我們可以利用“虛擬墻”、“掃地禁區”和“拖地禁區”,根據我們實際情況來設定打掃區域。
同樣,也可以進行指定區域的小范圍清潔。
清潔能力方面,官方給出的參數為最大4000Pa的吸力,從賬面實力上看,L10 Plus屬於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從實際清潔能力上看,也是如此,地面上的粉塵、顆粒物還有頭發一類的絮狀物,都能很好的打掃幹凈。
雖然L10 Plus的水箱體積不大,但在電控系統的優秀控制之下,仍能達到170平的拖地能力(廠傢數據),滿足我傢的需求不是問題。能夠看到,拖地組件在清掃過程中通過高頻振動,達到“前掃後拖”的清潔效果,實現真正的“幹凈”。
其實,現在智能掃拖機器人之間最大的差距,還是在避障和路線規劃能力的差異上。在使用L10 Plus的過程中,我記憶中是沒有聽見“砰砰”的撞擊聲的,對於固定傢具,L10 Plus都能做到提前計算好路線,延邊打掃而不接觸碰撞的效果。
記得我之前用的掃地機器,無法識別地面上的小東西,經常推著兒子的樂高組件啊、拖鞋啊滿屋子跑。而在進化多代之後,L10 Plus的“3D結構光避障”系統已經能有效識別像零錢包、小玩具和數據線這類小物體瞭,在清潔過程中能夠實現主機與小障礙的“零接觸”
在打掃過程中,隻有邊刷會極少地掃到“小障礙”,主機則完全不會碰到。
特別是清掃完成的時候,L10 Plus用瞭一條流暢的“S”型路線完美避開所有障礙,堪稱優美。
清潔完成後的路線圖,也說明L10 Plus能夠識別並且主動避開地面上的小東西。這樣的避障能力,可以說是我用過掃地機中最出色的,沒有之一。
清掃完成後,回到集塵基站,充電並清理塵盒。
一吹一吸,循環風道保持吸塵暢通、幹凈。
打開集塵桶能看到集塵袋已經鼓起,我們隻需拉起提環,就能密封並取出塵袋。絲毫沒有之前清理塵盒時的塵土飛揚,不會引發我的過敏性鼻炎,沒有噴嚏連天的日子真真好!
透明可拆卸的氣道裡面幹幹凈凈,看不到粉塵或是其他垃圾的殘留。
打掃過面粉、米粒和傢裡其他不知名垃圾的塵盒,裡面除瞭嵌在濾網上的少量面粉塊之外,基本沒有其他垃圾的殘留。
滾刷和梳齒部分,也基本沒有垃圾殘留,無需特別清理。
總結:
追覓L10 Plus采用瞭成熟穩定的 LDS激光雷達加上合適的算法,再配合效果理想的 3D結構光避障,使得L10Plus在路線規劃和避障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加上 4000Pa的超強吸力和拖地組件,性能方面穩居第一梯隊。而2000多元的含集塵底座預定價格,還附送一年的耗材和價值699的追覓電吹風,這款追覓 L10Plus在性價比方面是近乎“無敵”的存在。
自動集塵效果非常優秀,以我的使用頻率,大概一個多月清理一次塵袋即可,不用動手清理飛揚的塵盒,對於我這個過敏性鼻炎來說,實在太幸福瞭。
當然它也有一些短板,比如拖地方面的表現有些中規中矩,與市面上的其他產品相比沒有突出的地方;還有就是在暫停後續掃時,重新定位的時間稍長,期待在之後的固件裡得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