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微信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人手必備的 app 。雖然它不能完全算是生活必需品,但微信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瞭很多便利。
由於一些個人原因,我除瞭微信,還會經常使用其他 IM(即時通訊)軟件。而 蘋果設備自帶的 iMessage 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 IDC 公司的數據,2020 年上半年 iPhone 在中國 600 美元以上價位的智能手機市場上的占有率達 44%。雖然 iPhone 的用戶很多,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瞭解 iMessage 是個什麼東西,更不用說去使用它。
▲ 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如果你身邊用蘋果設備的朋友比較多,又傾向於使用功能簡單一些的即時通訊 App ,那不妨試一試這款蘋果自帶的「微信」。
iMessage 怎麼用?
iMessage 是蘋果公司開發的一款即時通訊服務,由當時的 iOS 軟件高級副總裁 Scott Forstall,在 2011 年 6 月 6 日的 WWDC 上首次披露。
▲iMessage 預裝在瞭 2011.10 更新的 iOS 5 系統上 圖片來自 macstories
前文提到過,iMessage 是即時通訊服務,利用互聯網來傳輸消息。所以在使用iMessage之前,你得先激活它,打開「設置 > 信息 > iMessage 信息」即可。這裡需要註意的是 iMessage 會要求發送一條短信來激活,可能會收取運營商短信費用。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使用 iMessage 來聊天瞭。但如何才能知道消息是通過 iMessage 發送的,而不是傳統短信發出去的呢?
不用擔心會混淆,蘋果早已把他們做瞭區分。iMessage 信息有兩個特點,一是消息對話框底色是藍色,二是在消息輸入框可以看到「iMessage 信息」。如果你看到的對話框底色是綠色,輸入框內顯示的是「短信」的話,那說明此時是以傳統短信對話。
▲ 左為傳統短信,右為 iMessage 信息
由於國內的運營商基本沒有短信套餐,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傳統短信都是 1 毛錢 1 條。為瞭防止不必要的收費,可以進入「設置 > 信息」,將「作為短信發送」功能關閉。
在初始設置中,iMessage 和手機號碼綁定。但我們可以進入「設置 > 信息 > 發送與接收」,做些個性化接收設置。
溫馨提醒一下,「開始新對話時使用」這一欄設置成用電子郵箱地址的話,如果對方通訊錄裡沒有保存你的電子郵箱地址,那發送過去的消息可能會被當成垃圾信息處理。
▲ 「Apple ID」就是 iCloud 電子郵箱
有一點需要註意的是,隻有當互發消息的雙方都激活瞭 iMessage 的時候才能使用。當對方的手機號碼和 iMessage 綁定時,我們所發出的短信會自動轉成用 iMessage 發送。
當然,如果對方使用的是 iPad(Wi-Fi 版)、Mac 等不能插 SIM 卡的設備,僅綁定瞭電子郵件地址,那麼這時候就隻能使用 iMessage 而無法使用短信發送瞭。
對比微信,iMessage 會更好用嗎?
看到這裡,我覺得所有人都會聯想到我們現在每天使用的最多的聊天工具——微信。那麼,iMessage 和微信之間,有什麼區別麼?
這裡有一張簡單的功能對比表格,但因為目前的微信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即時通訊工具,所以我們僅對比 iMessage 和微信兩者間的基礎通訊功能。
▲ 語音消息旁邊的播放/暫停按鈕
語音消息斷點續聽
發送語音是微信用戶常用的功能,畢竟直接說話比動手打字要方便太多瞭。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消息接收者並不喜歡收到語音消息,特別是時間為半分鐘以上的長語音消息。
我想微信的語音沒有斷點續聽的功能,可能是用戶討厭接收長語音消息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聽的過程中萬一不小心被打斷,則又要重新開始聽,確實讓人感到崩潰。
而 iMessage 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其語音消息有暫停功能,按下左邊的播放/暫停按鈕,語音就可以從暫停處開始播放。
▲ 語音消息旁邊的播放/暫停按鈕
Siri 信息播報
其中還有一些我覺得很棒的細節,例如不需要點擊播放按鈕,直接把手機放耳邊就能自動從聽筒播放語音。如果帶著耳機,也能用 Siri 播報收到的信息,並且聽完播報後能直接通過 Siri 語音回復。
帶特殊效果發送
iMessage 還有文字發送帶特殊效果的功能,隻需要打完字後長按發送鍵,就能選擇特殊效果發送。
▲順便提一下,iMessage 的「已讀」功能是可以關閉的
通過長按某條消息,就能發送針對此消息的情緒表達,這個小功能在 Facebook Messenger 上也有。
▲ 雙方可以互贊
快速創建待辦項
還可以直接在對話中創建待辦等日程項目。
如下圖,當消息中含有時間詞語時,文字下方會出現下劃線。這時候直接點擊,系統就會彈出創建日程待辦的界面,再根據自身需要進一步操作即可。
群組聊天
iMessage 是鑲嵌在短信裡的服務,因此開啟群組聊天的方法和微信不太一樣。
直接在收件人一欄裡點擊右側「+」號,添加收件人即可。不過,隻有當群聊中的所有成員都開通瞭 iMessage 當群組裡的所有人都使用 iMessage 服務的時候,此群才是 iMessage 群組,隻要有一名成員沒有使用 iMessage 服務,那這個群組就會變成普通短信群聊。
▲ 當有一名非 iMessage 用戶加入時,iMessage 群組就會變成綠色,代表普通短信群組。
在群裡「@」某人
iMessage 群組的「@」功能和微信有所不同,在微信群組中輸入「@」符號,會彈出群組的成員列表。但是在 iMessage 裡面並不會彈出群組成員列表,需要手動輸入想 @ 的人的名字,然後如下圖點擊此人頭像,當輸入框內的名字變成藍色加粗體時,就代表 @ 瞭此人。
iMessage 群組無法實現「@所有人」,也沒有所謂的群主,雖然私聊中的所有功能都能在群組中使用,但和微信群聊相比,其群組聊天基本隻是一個短信群組的升級版。
▲ 然而,iMessage 的 @ 功能並不好用
擬我表情
iPhone X 等帶面容 ID 功能的 iPhone 型號,iMessage 不僅可以發送普通 Emoji,還有面容 ID 專屬的「擬我表情」。
發送動態表情就點擊如下圖中間黑色帶四角方框的圖標,然後左右選擇想要錄制的表情即可,想發送靜態表情,則是位於左側的圖標,裡面有官方已經制作好的表情圖片。
如果你覺得系統自帶的表情太少,還可以在 App Store 裡下載或者購買額外的表情貼紙。除此之外 ,手機裡安裝的一些 app 也會在 iMessage 裡附帶瞭表情貼紙。比如下圖我就發送瞭微博裡的「Doge」表情。
數碼點觸
數碼點觸是一款發送自定義熒光塗鴉的小程序,點擊應用欄上的紅心圖標打開畫板,就可以在上面寫一些字,或者畫一些圖形等。通過特殊操作例如單指輕點,就可以發送一枚「火球」,雙指輕點則可以發送一枚「紅唇」。或許有姑娘看到這篇文章後,會給某個他發送一個「雙指輕點」呢。
當然也有可能是「雙指輕點並按住,往下拖動」。
小程序
微信的「小程序」在 iMessage 裡也有類似的功能,但中國大陸區 iMessage 專屬 App Store 裡面的內容並不豐富,因此沒有太好的應用體驗。
▲ 美區 App Store(左)比中國大陸區多瞭 iMessage 專屬小遊戲,類似微信的小程序遊戲
iMessage 的「水土不服」
由於市場占有率的問題,國內常用的 app 大多數都沒有對 iMessage 小程序進行相關優化,比如微博客戶端。
從微博分享到微信直接轉成小程序,iMessage 裡微博就隻有幾張貼紙,分享過去的鏈接也就隻有一條「鏈接」。
▲ 在 iMessage 和微信中分享同一條微博所呈現的效果。
除此之外,像發送定位,群收款等,iMessage 要麼沒有那項功能,要麼就不適合在中國大陸使用。
其實,以微信目前的小程序豐富程度,對大部分人來說,就算手機裡隻有微信這一個 app,也足以覆蓋衣食住行以及購物娛樂辦公等基本生活場景瞭,就像微信官網的 Slogan 一樣:「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而 iMessage 是國外從傳統短信過渡到富文本短信時代的產物,其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傳送信息,僅此而已, 其更像目前運營商推進的 RCS 富文本短信。
對我個人而言,因為周圍習慣用 iMessage 的人基本沒有,加上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社交環境,使得我依舊將微信作為主要的聊天工具,而 iMessage、Line、Facebook Messenger 等聊天軟件更多時候也僅是起到「換換不同口味」的作用,例如聯系一下海外的朋友,或者情侶之間發送點擬我表情,用數碼點觸畫上一枚小心心等。
畢竟,要改變群體的社交軟件使用習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者情侶之間發送點擬我表情,用數碼點觸畫上一枚小心心等。
畢竟,要改變群體的社交軟件使用習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