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承認瞭,蘋果機的這些設計靈感都來源於中國,你註意到瞭嗎?
蘋果素來就是一個潮流和保守並存的品牌。很多人都認為蘋果在堅持創新的路上從未落後,也有一些人覺得蘋果現在已經開始漸漸地跌下神壇創新能力不再。
其實作為手機品牌,蘋果的創新能力在這幾年確實顯現出瞭一些乏力,可以說自從出瞭face ID之後蘋果手機就幾乎沒有太新的動作。不過我們倒是不難發現,在接地氣傾聽消費者聲音這件事情上,蘋果似乎已經開始變得格外開明,尤其是針對咱們中國市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現在有一些蘋果手機的功能甚至系統的迭代都來自中國。咱們中國的消費者。下面小編就來給你說一說哪些功能在其中。
第一個功能:系統底層的中國本土化app移植
最一開始的蘋果系統內部集成的包括賬戶、郵箱系統在內的提供商都是傳統的美國供應商或者說是世界知名的應用。初衷其實也是為瞭讓使用手機的人更加方便,但是咱們中國的墻素來偏厚,所以這些出眾的應用基本上都無福消受。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蘋果在很早起版本就直接在系統層面加入瞭中國本土化的互聯網產品。
這些功能包括分享方面的新浪微博,還包括實用的郵件帳戶中的騰訊和網易。當用戶使用Safari瀏覽器的時候也能在設置界面直接將默認的搜索引擎變成百度而不是那個永遠打不開的Google。這樣的改變可以說得上是貼心,也可以說得上是及時。
第二個功能:Siri對中文的快速支持和快速迭代
使用蘋果的朋友們應該知道,當年蘋果推出Siri功能的時候可謂是轟動一時。但是它支持的語言列表非常有限,除非和它說英文否則等於沒有。但是僅僅一年後,蘋果就將龐大的中文語音搞定。直到現在Siri甚至已經不局限於普通話,就連一些方言都能很好地支持。足可見蘋果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第三個功能:中國版本的iOS中默認的蘋果地圖數據源
在國外人們普遍用的地圖應用就是Google,但是因為在中國市場的不便,蘋果在中國采用的是更為本土化的高德地圖數據。
第四個功能:中國消費者的偏好功能
現在系統層面,蘋果的騷擾電話過濾、原生五筆輸入法、甚至原生拼音輸入法的模糊輸入現在都非常好用。而在硬件層面蘋果更是一改往日的傲嬌開始在主流配置的手機產品上支持雙卡功能。
這些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偏好的確也帶來瞭手機銷售的成效。消費者們更加喜歡和期待,蘋果的銷量也一路高歌。事實上蘋果現在銷量重回世界老大的位置,咱們中國市場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利字當頭蘋果才會如此重視中國市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