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到LG這個牌子,人們都知道,但真要說用過這個牌子的東西,估計大多都上瞭點年歲,尤其是中國人,別說LG的手機,LG的其他產品用的也不多。

但說到LG的手機業務,曾經可是巨頭般的存在,LG從1995年開始涉足手機業務,在功能機時代,全球份額曾來到過第三位,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功能機時代的手機巨頭之一。

LG手機也說再見,老牌巨頭到底差瞭點啥?

當然,說到功能機,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消失匿跡瞭,不知不覺間,智能機時代已經開始瞭十幾年的時間,甚至於年輕一代,尤其是千禧年之後的年輕人,估計都不太知道功能機是什麼瞭。

功能機時代的王者,為什麼紛紛落寞瞭。

諾基亞,摩托羅拉,LG,索尼愛立信,在功能機時代都曾經叱吒風雲,風靡一時。

LG手機也說再見,老牌巨頭到底差瞭點啥?

一直到2007年2008年的時候,都沒有人會想到,功能機會一夜之間成為歷史,iPhone的誕生改變瞭整個手機行業,開啟瞭一個新的時代,就是智能手機的時代。

由於技術上的落後,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根本無力與新興的智能手機抗衡,再投入,再研發,又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傳統巨頭紛紛倒下,哪怕有上百年的企業發展積淀,也無力對抗時代的變革。

當然,傳統巨頭並不甘於轉身離開,諾基亞曾經想要借助windows系統打翻身仗,但手機做出來瞭發現跟磚頭也沒什麼區別,到不是因為系統沒辦法用,而是智能手機時代最核心的東西並非是一塊巨大的觸摸屏和一個能運行的系統,核心在於app。

在ios和安卓占據瞭智能手機幾乎100%的份額後,根本就沒有任何軟件商會去做跟windows phone相關的app,空有厲害的硬件,也不過是磚頭一枚。

至於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如今已分道揚鑣)和LG,雖然守著安卓陣營,但無奈仍舊競爭不過建立巨大優勢的三星和後起之秀的中國品牌華為,小米,oppo和vivo。

這些老牌巨頭,要麼撤離手機業務,要麼茍延殘喘,妄圖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

老巨頭們到底差在哪裡?為什麼日漸式微?

其實說到底,智能手機領域,如果要做一個分類,那就是蘋果和非蘋果之分,蘋果的系統自成一體,是一個獨立的生態,除此之外,直到今天,其他的所有品牌都是安卓陣營,在系統上不論你用的是三星,華為還是小米,oppo,還是摩托羅拉,索尼和LG,其實都一樣。

因此,在系統層面,其實所有的非蘋果品牌,大傢是一個起跑線,要做的無非是用自己的硬件去適配安卓的軟件系統,再加上好看的外形,強大的拍照功能和區別於其他的品牌的一些小功能而已。

因此,實際上,智能機剛出山的那個時代,老牌巨頭不知所措的問題早都應該迎刃而解瞭。

對於安卓陣營來說,還是在拼流暢度和外形設計,其實這又回到瞭老牌巨頭最擅長的路數上。

LG手機也說再見,老牌巨頭到底差瞭點啥?

在功能機時代,每出一款新的手機,最大的升級不是軟件的升級,而是硬件的升級,是外形的升級。

功能機時代,有些做翻蓋,有些做直板,有些做九宮格按鍵,有些做26字母按鍵,煞費苦心不過是要做出一款跟別人長的不一樣的手機,越獨特,越容易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越能彰顯個性。

那麼到今天的智能機時代,不論是蘋果,三星,還是華為小米,每年的新機出來,外形的討論也依舊是最具有話題度的,同樣現代的年輕人也註重外形。

那為什麼諾基亞,LG們就不行瞭呢?

是設計不出好看的樣式瞭麼?

非也,就工業設計的水平來講,老牌巨頭的底蘊絕對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厚得多,而之所以他們日漸式微,不是因為手機的外形做的不漂亮,就好比蘋果搞出劉海屏,還不是一樣被眾多客戶吐槽,但這並不影響他賣的好。

在智能手機時代,手機的定義發生瞭根本變化,以前,手機是什麼東西呢?是一個通訊工具,打電話發短信,跟別人聯系,但現在手機既是通訊工具,也是娛樂設備,也是媒體,還是支付工具,還是控制你傢裡的諸多智能設備的物聯網核心終端。

手機早就不是一個隻能用來打電話和發短信的通訊工具那麼簡單瞭。

所以,我們看到雖然大傢用的都是安卓系統,但不管是華為還是小米,都建立瞭與手機相關的龐大生態系統,電視,冰箱,洗衣機,智能門鎖,智能手表,空調,甚至傢裡的窗簾,電燈,手電筒,熱水器,汽車,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能集合在手機上的東西。

但是老牌巨頭們,依舊隻是做瞭一個手機出來。

實際上,這不是系統的問題,不是APP的問題,過去問題的核心可能在於此,但現在不止於此。

哪怕是蘋果,智能終端沒有那麼多,但毫無疑問,目前也在向著這個方向在發力,手機,iPad和電腦的互聯互通,以及智能穿戴設備,和未來可能出現的蘋果汽車,都會成為以蘋果手機為核心的物聯網設備。

我們漸漸的就發現,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手機的應用場景再次發生瞭巨大的變化。

LG手機也說再見,老牌巨頭到底差瞭點啥?

而無疑,老牌手機巨頭們再一次落後瞭。

現在,隻做出一個好看的外形,隻做出一個流暢的系統,已經漸漸的不夠用瞭,就好比國產品牌中,華為和小米明顯要更領先一個身位,前幾年火爆的oppo和vivo這兩年有明顯的下滑趨勢,至於像金立,HTC,魅族這些要麼關門大吉,要麼也在茍延殘喘。

LG的沒落大致也源於此,從功能機切換到智能機的時代,就已經落後瞭一個身位,等到費盡千辛萬苦把智能機給做出來的時候,大傢都有點忘記他的存在瞭,可好不容易把智能手機的性能做到跟主流品牌相差不多的時候,發現別人又進步瞭一段,進入下一個領域的爭奪,你還是追不上。

當然,這些隻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如果回到手機本身,我們會發現,以前大傢競爭的風口是操作系統,但現在競爭的風口已經演變為芯片,我們剛才說瞭那麼多的功能,那麼多的萬物互聯,支撐這些的核心是什麼?是芯片!

蘋果,三星,華為能夠領先,就是因為他們在芯片領域積累瞭太多的優勢,而LG也好,諾基亞也好,他們沒有領先的芯片,隻能用別人的,也無力去投入更多的錢去研發好的芯片,同樣的系統用在不同算力的機器上,流暢度完全不一樣。

哪怕回到手機本身,哪怕不需要解決系統的問題,老牌巨頭們生產出的手機,甚至連流暢都做不太到,這才是過去幾年,他們依舊沒有起色的主要原因。

手機行業已經逐漸演變為高投入才能有高產出的燒錢行業

不得不說,智能這個東西被提出來的那天,就是整個手機行業變革的開始,以前請個好的設計師,做一款漂亮的外觀就可以瞭,但是現在手機上的每一個零部件,哪個不是重金打造。

拋開芯片,比如說大傢為瞭幹掉劉海屏,為瞭能解決前置攝像頭的問題,做瞭多少技術攻關,什麼屏下攝像頭,機械隱藏,搞瞭這麼久,還是隻能把劉海做的小一點,不顯眼一點。

再比如屏幕的問題,什麼折疊屏,柔性屏,還是很多我們平頭老百姓根本講不清楚的技術,都是要大把大把燒錢才燒得出來的,例如國產屏幕巨頭京東方,這傢企業單去年的研發費用就超過瞭70個億。

而涉及芯片的問題,就更別說瞭,這都成瞭咱們國傢的舉國難題瞭,所有的老百姓都在看著科學傢們,怎麼解決,什麼時候能解決?

而沒有前期巨額的投入,想要獲得高產出,獲得市場的認可,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瞭。

這就是手機這個行業目前的現狀,高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快更新換代。

而這些,對於老牌巨頭們,如LG,諾基亞們來說,恰恰是他們做不到的。

LG手機也說再見,老牌巨頭到底差瞭點啥?

其一,他們的技術是有代差的,什麼是代差,簡單點說就是差瞭幾代,一代產品現在看能用上一年就不錯瞭,下一個年度就升級瞭,甚至半年度就升級瞭,差瞭幾代就是差瞭幾年,根本不是短期內能追的上的。

其二,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科研能力,產品賣的好,賺得多,融資融得多,才有機會去做更多的科研投入,否則,拿什麼去做科研?老牌巨頭們現在生存都可能存在問題,更不可能在科研投入上拿出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其三,他們缺少對市場大趨勢的敏感度,前一段說到瞭,現在的手機定義已經變瞭,老牌們連上個時代的東西都沒補齊,對於下一個時代的想法估計也是混亂的,沒有前瞻性,就算有錢,也不知道該往哪裡使勁。

時代在變,行業在變,風口也在變,時代要拋棄你,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LG手機終於說瞭再見,這不值得惋惜,不過是時代的必然,而現代社會,又何嘗隻是一個手機行業正在面臨挑戰,各行各業都在面對新的挑戰,信息大爆炸,技術大革新,我們無疑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之中,面對挑戰,有前瞻性的企業才有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