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常關註我們三易生活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們向來對手機的顯示效果相當重視。這一方面是因為高素質屏幕本就成本不低,特別是對於高端機型來說,屏幕夠不夠好很多時候也能看出廠商的誠意與供應鏈管理能力。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並且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會需要手機有高性能或強大的影像能力,但屏幕作為當前與用戶交互的最主要方式,卻是任何一個用戶在日常使用中都最常接觸到的部分。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性能高與拍照強消費者未必能夠意識到,但如果一臺手機的屏幕效果特別驚艷,那麼顯然無論是誰都能一眼看出它的好。


正因如此,自2019年年中開始,我們註意到高素質的屏幕也越來越多地成為瞭各大手機廠商新品發佈會上必談的話題。而屏幕的“高素質”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即優秀的色彩顯示能力、出眾的高分辨率,以及可能被更多朋友所熟知的高刷新率。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OPPO Find X2系列的這塊屏就代表瞭2020年的最高水準


說實在的,站在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看,可能會更重視屏幕的廣色域、高色準、低反射率等與色彩相關表現。但很顯然,對於當前的手機行業來說,“高刷新率”才是最熱門,並且也成為瞭最受廠商與普通消費者關註的屏幕參數。


然而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就產生瞭,是否手機有瞭高刷新率的屏幕,視覺效果就一定更好呢。或者更進一步地來說,對於一些中低端,甚至入門級機型來說,追求“高刷屏”是否真的有必要?


成本受限的情況下,高刷屏的代價可能相當嚴重


最早引起我們註意的,其實是一款僅在海外發售的中端機型Moto G30。從配置上來看,其擁有驍龍662主控、6+128GB的存儲組合,6400萬像素主攝的後置四攝,再加上高達5000mAh的大電池、全功能的NFC模組,以及在歐洲市場可以算是非常便宜的價格(179歐元,約合1391元人民幣),整體的性價比按說是不低的。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但就是這樣一款高性價比中端機型,卻被海外媒體NotebookCheck(下文簡稱為NBC)在評測後專門寫瞭一篇短文來吐槽。在他們的編輯看來,這款其他所有配置都很不錯的中端機型卻存在一個“大問題(原文是big problem)”,那就是它的90Hz刷新率屏幕。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據NBC的測試結果顯示,Moto G30這塊6.5英寸屏幕雖然有著90Hz的高刷新率,但它的毛病卻實在是不少。比如亮度極低(僅有263cd/m²),在室外陽光下基本看不清;比如低頻PWM調光非常明顯,很容易導致視疲勞。並且除此之外,這款屏幕的分辨率也僅有720P,在6.5英寸的屏幕下像素密度僅為270PPI,這也導致其顯示效果不夠精細。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有鑒於此,NBC的編輯最終對這款機型給出的購買建議是,“除非你真的不需要明亮的屏幕,而且手頭隻有200歐元”。很顯然,這是一個相當低的評價瞭,而它的起因就是那塊空有高刷新率,但其他方面表現都很糟糕的屏幕。


在NBC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Moto G30的主要問題在於其成本(售價)本就非常有限,在其他部件不算太差的前提下,能夠分配給屏幕的預算自然就不可能太高。而要想讓一塊成本不高的屏幕去追求“高刷新率”,犧牲其他技術特性、用戶體驗,甚至於讓最後的整體評價不升反降,自然也就不會令人感到奇怪瞭。


不夠用的性能,讓廉價高刷屏手機性價比打折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並不是所有機型的屏幕都“偏科”得這麼厲害。對於那些已經用上1080P屏幕、擁有足夠的亮度,甚至可能進行瞭出廠前校準之類操作的中端機型來說,難道它們上“高刷屏”也沒有意義嗎?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首先我們需要肯定的是,高刷屏絕對不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不管怎麼說,配備瞭高刷屏的機型在日常應用以及系統界面的滑動與點觸操作中,都的確能夠帶來更為流暢的效果。如今你是一位平時使用手機強度不高的用戶,但又想追求更加流暢的日常使用體驗,那麼配備“高刷屏”的這類機型並不是不能考慮。


但問題就在於,無論是從技術發展的趨勢、廠商宣傳的口徑,還是從主流的用戶需求來看,“高刷屏”很多時候都是默認與“高幀率遊戲體驗”進行綁定的。然而從我們三易生活自2019年至今的測試經驗來看,即便是2021年的一些千元級機型,也僅僅隻能做到“兼容”,而非完美運行所有的高幀率遊戲。這是因為他們僅僅隻有120Hz甚至144Hz的高刷屏,卻並不具備能夠支撐部分遊戲幀數的性能。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就意味著當你在這樣的一款“高刷屏”機型上玩遊戲的時候,雖然的確可以在遊戲中看到120幀的畫面選項,開啟後也的確可以在遊戲的待機或者菜單界面跑到滿幀率,可一旦真正進入遊戲,孱弱的性能將會使得遊戲幀率急劇下降,甚至在一些休閑級手遊中都隻能跑到70幀左右,更不要說在大型手遊裡僅有30-40幀的“流暢”表現瞭。


很顯然,對於這類機型而言,雖然高刷新率並沒有以屏幕顯示效果為代價,但實際上在最典型的“高刷”應用場景中,屏幕卻並不能派上應有的用場。換而言之,對於這類雖然屏幕不差、但性能不夠的機型來說,用戶實際上是可能為自己沒法享受到的體驗白白多花瞭預算。


高刷屏要有好體驗不容易,盲目追求並不合適


其實我們無意否認“高刷屏”這項技術本身,的確代表瞭近年來智能手機的一項重要進步,它的興盛實際上也折射出如今的手機在娛樂體驗,以及專業內容創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但是代表先進方向的是“高刷屏”技術,而不是手機上的高刷屏這塊屏幕本身。一方面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樣,並不是有高刷新率的屏幕就一定是好屏幕,它也有可能是成本較低,除瞭高刷外一無是處的屏幕。


其次要想在手機上充分體驗“高刷新率”帶來的流暢度,不光要有一塊高刷屏,還得要CPU、GPU、內存等部件的性能都跟得上才行。否則這種體驗可能就是不完整,甚至是令人感到十分尷尬的。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不僅如此,“高刷屏”其實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缺點,那就是其本身的功耗,以及對於性能消耗都會有顯著的增加,而這也就意味著更高的發熱量與更低的續航時間。對於目前的手機行業來說,要解決高刷屏的耗電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但是那一方面需要使用最新的、支持無極可變刷新率調節的LTPO AMOLED屏幕,另一方面也需要手機的主控(GPU)本身支持可變刷新率與屏幕刷新率同步技術。然而當前能夠同時做到這幾點的機型,不僅整個行業中也沒太多,並且它們普遍在價格上也都更高。

對於中低端手機來說,高刷屏真的有必要嗎?

三星Galaxy S21 Ultra和OPPO Find X3系列就是其中配備瞭LTPO屏幕的機型


換而言之,隻有成本與用料高到一定程度的機型,才能確保全場景下充分發揮高刷優勢,帶來極佳的視覺感受與流暢度享受,同時還能做到省電和低發熱量。而對於那些本就售價和定位不高的中低端機型來說,盲目追求“高刷”可能不僅沒有太多用處,反而還可能會帶來續航的縮短以及顯示效果不升反降,並造成用戶體驗的滑坡。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