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機圈又有一項新技術火瞭,那就是內存融合拓展技術。在前不久發佈的iQOO Neo5上就搭載瞭該技術,並且通過後續升級的橘子系統支持瞭其它機型。唯獨有偶,vivo和旗下的iQOO外,OPPO前段時間也公佈瞭該技術,並且不少機型也在推送列表中
而就在今天,又傳出小米也在著手開發MIUI系統的內存融合拓展。可能就有不少人好奇瞭,這個內存融合拓展技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一時間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在跟進研發該技術?
其實別看這個名字很新潮,但它並非是什麼全新黑科技。早在2018年時華為就推出過類似的技術,小智不知道大傢是否還記得華為餘承東曾經的名言?"華為手機的4G內存堪比友商8G內存",當時不少網友都拿這個來調侃餘承東大嘴口無遮攔,說些吹牛的話。
現在看起來餘承東還真不是吹牛,而是華為比其它廠商更早地引入瞭該技術。但要說溯源,華為也並非最早引入該技術的,早在安卓2.3和4.0時期,該技術就有民間大神通過刷機方式實現
簡單來說該技術的實現原理就是把手機的存儲容量轉換成虛擬內存,在機身內存空間不夠的情況下使用這部分存儲空間,從而間接達到提升運行內存的目的。該功能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內存機型運行內存吃緊的問題,提升使用體驗
而小米開發內存融合技術小智猜測是為瞭提升小米一些中低端手機的體驗而準備的,畢竟MIUI極其消耗硬件資源,在很多小內存手機上運行效果和高端手機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
不過該功能小智隻建議運行內存較小的機型開啟,它能讓你的後臺運行程序數量更多且更穩定。但對於高端配置和8G以上內存容量的機型小智反倒不建議開啟,反倒會影響手機運行的流暢度。畢竟存儲速度相比內存速度來說慢得太多瞭,開瞭反而體驗變得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