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不久的「六幺八」購物節我並沒有怎麼剁手,倒是受瞭同事影響,入手瞭一個 Marshall Acton II Bluetooth。
入手的原因並不是缺一個藍牙音箱,而是因為顏值,正好可以替換掉傢裡那個用來連接投影的、醜陋的雷蛇 Leviathan 利維坦巨獸桌面 SoundBar 音箱,正好能改善一下電視櫃的觀感。
我並沒有選擇 Marshall 最經典的黑色,而是選擇瞭比較特別的白色,實物可能沒有黑色款那麼耐看,但勝在特別,也比較好搭配我的小小電視櫃。
Marshall Acton II Bluetooth ,在 Marshall 如今有源藍牙音箱之中定位「小型」,但造型上可並不算小,因為之下還有一款叫 Uxbridge;不過在它之上的還有 Stanmore II 和 Woburn II,分別定位為「中型」和「大型」傢用藍牙音箱,造型、設計 ID 都差不太多。
除瞭 Acton II Bluetooth,其實還有另一款叫做 Acton II Voice,比起這款多瞭一個語音助手功能,國內的助手為騰訊的小微,確實沒什麼實用性,Acton II 用藍牙已經夠用(下文 Acton II 將指的是 Acton II Bluetooth)。
整機方方正正的,機身由仿皮革紋理的材質作機身外包,手指觸摸表面很有硬質皮革的質感,不過正面底邊的銜接痕跡有點粗暴,既不隱藏,還不居中,看起來挺減分的,甚至忍不住會摳一下它,一度懷疑不是正品,上網看瞭一下國內外用戶的照片才確定沒被騙。
Marshall Acton II 整機為木制框架,網面是經典的銀灰色網面,中間一個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的手寫 Marshall 大 Logo,下方金色拉絲條上刻著「EST. 1962」,指的是 established in 1962 —— 於 1962 年成立。銀灰色的網面並不是金屬的,而是某種纖維的織物,細看非常有質感。
頂部凹陷的是 Acton II 的控制面板,淺金拉絲金屬作底,三枚金屬 + 橡膠材質的旋鈕,用來調節音量以及中、高頻,一個 3.5mm 音頻輸入接口,一枚藍牙 / AUX 有線切換按鈕,一枚播放 / 暫停,以及一枚金屬撥桿。
不過這些撥桿和旋鈕都並不是機械結構,而是數碼鍵,重要是旋鈕少瞭段落感,每次擰這三枚旋鈕都沒有實際的物理反饋,需要看紅色的指示燈來判斷調節的大小,感覺少瞭些靈魂。
Marshall 給 Acton II 配瞭兩枚高頻單元以及一枚低頻單元,組成 2.1 聲道,其中低頻單元由內部的倒相式風管延伸到背部,來增強低頻的效果。
Marshall Acton II 在官方的定位中是「傢用無線藍牙音箱」,也就是沒有電池的需要外接電源的藍牙無線音箱 —— 因為我不需要能帶出門的藍牙音箱,也不需要頻繁移動藍牙音箱,相比起可以提著走的 Kilburn II,Acton II 這種固定機位的藍牙音箱更能滿足我,而且能輸入的功率也更高,理論上音箱單元也相對更好驅動。
Acton II 支持藍牙 5.0,理論上最遠傳輸距離為 10m,傢居中基本夠用瞭。
關於 Marshall Acton II 的均衡器,我不喜歡太重或太輕的低頻和高頻,我會在均衡器裡將兩個參數調到中央。
Acton II 的聽感還是很有 Marshall 的風格,整個發聲的風格都比較偏向低頻,確實適合聽搖滾、電子這類強氛圍的音樂,當然,用來聽慢節奏抑或是快節奏的流行也是不錯的,主要是非分體式的設計,實際聽感少點空間感。
聲音聽感方面就不贅述瞭,畢竟選擇這類一體式藍牙音箱的,基本不會太過看重音質,特別是 Marshall Acton II 的顏面之下音質夠用瞭,況且支持非常快捷的低頻、高頻調節,可以調到自己喜歡的聲音,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啦。
如果想要更細致地調 Marshall Acton II 的聲音,可以連接 Acton II 的 app 來操作 —— Marshall 實在有太多的 app,光在蘋果的 App Store 搜索「Marshall」就能找到 Marshall Bluetooth、Marshall Voice、Mashall Multi-Room 還有 Marshall Gateway 這幾個,手中的 Acton II 需要連接的是「Bluetooth」app,另外一個語音版的 Acton II Voice 則是對應「Vocie」app。
不過 app 能設置的東西還是少瞭點,就改個名字、調下均衡器、改變一下燈光亮度、調一下開機聲音什麼的,到底並不是日常會高頻使用的 app。
Marshall Acton II 已經用瞭近一個月,整體對它還是挺滿意的,特別是擺設的屬性拉滿,把它放在小電視櫃上,就一舉成為我電視櫃的主角;聲音表現嘛,能滿足我平時觀影、演唱會視頻、和 MV 的聽音就足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