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眾魅友苦等的魅族手表,她終於來瞭。經過無數次的陪跑,我終於在 7/8 搶到瞭「墨巖」配色,「天青」實在是太稀有,但好歹也算搶到首發,彌補瞭遺憾。
初見,傾心
魅族 Watch 采用瞭長方體外包裝,手表立體印花居中,MEIZU 與 WATCH 分列兩旁,高級感十足。
打開包裝,逐一拿出內容物。可以看到手表主機、上下兩塊采用氟橡膠的表帶、一根 Type-c 數據線、磁吸充電器和一份使用說明書。配件齊全,品質感也很好。
輕松搭,隨意帶
魅族 Watch 的表帶裝卸方式比較特別,安裝時將表帶對準手表對應槽位,插入固定即可,拆卸時則需要在按壓鎖扣按鍵的同時拉出表帶。這種快拆快裝的設計,比起傳統表帶來說方便很多。
采用氟橡膠制成的表帶,手感順滑,久戴不累,皮膚也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現象。
強磁吸,速度充
魅族 Watch 采用分離式磁吸充電底座,配合 Type-c 接口更加方便攜帶。
磁吸底座還設計有防滑矽膠墊,
無微不至,貼心關懷。
既然是磁吸充電座,使用體驗究竟如何呢?
不得不說,這是我用過磁吸最強勁的底座瞭。你甚至不需要將底座與手表貼得多麼近,底座就會自動吸附在手表底部,狂甩也不會掉。
夠順滑,真流暢
Flyme by Watch 的實際體驗如何呢?就一個字,滑!60 Hz 的全局刷新率在手表上的體驗提升是非常明顯的,以往的智能手環或手表有的幹脆鎖在 30Hz ,有的在頻繁快速操作下總會出現掉幀甚至黑屏現象。而依托 Wear 4100 平臺的強勁性能和 Flyme by Watch 的手機級優化,我至今沒有碰到過掉幀現象,也沒有出現過黑屏死機。
在應用生態方面,魅族 Watch 現在有一批較為成熟的第三方手表端應用。比較常用的有支付寶,可以調用付款碼/收款碼,也可以使用側鍵快捷喚醒,付錢時再也不用從褲兜裡掏出手機瞭;
手表端的騰訊 QQ 功能也相對完善,除瞭進行正常的聊天功能,你也可以刷空間發動態,也有厘米秀、QQ 學堂,QQ 運動等特色功能,且操作流暢沒有卡頓;
網易雲音樂也針對手表的運行環境進行瞭優化,在大幅度簡化瞭界面的同時保留瞭基本功能且與手機端網易雲共享數據。
除瞭上述的幾款應用,魅族手表還搭載瞭搜狗輸入法、百度地圖、特能行、悅跑圈等第三方應用,完成度與適配性都比較高,體驗感良好。
至於系統應用,目前有音樂、日歷、應用商店、錄音機,魅族 Pay 等基礎應用,圖標風格與操作邏輯與手機版 Flyme 大致相同。魅族 Watch 依然搭載瞭 AI 助手 Aicy。
不是一般妙的妙連
在魅族 Watch 發佈會上,老萬著重講瞭魅族妙連這個底層邏輯的作用。依托魅族妙連,魅族 AioT 設備都可以與手表進行互聯,例如可以自動連接 POP Pro 並一鍵打開音樂應用。
同樣,手機的信息流也可以通過魅族互聯導入手表中,配合 mEngine+靈動音效提示,讓你不錯過任何一條信息。
完善的康體系統
魅族 Watch 作為全智能手表,在健康與體育運動方面做得也很完善。
配合菲涅爾透鏡和其他專業級傳感器,魅族 Watch 支持實時心率、血氧飽和度、壓力檢測、睡眠檢測以及久坐提醒等功能。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壓力檢測和睡眠檢測。魅族 Watch 會依據算法,以 1-18 級給你的壓力指數分級,顯示一天內的壓力指數變化,並綜合得出當前的壓力指數。通過查看這一指數,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工作與學習的節奏,提高生活質量與辦公效率。
睡眠,是當代年輕人最為頭疼的問題。睡眠不足與入睡困難的問題時常困擾著我們。以往或許隻能大致判斷前一晚睡瞭多久,何時入睡,睡眠質量如何也隻是粗略估計。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認為魅族 Watch 的睡眠監測功能還是比較精準的,她能夠較為準確地記錄你的入睡時間和睡醒時間,標記深睡、淺睡、快速眼動與清醒階段,讓你能更加科學地判斷自己的睡眠狀況。
魅族 Watch 還支持遊泳級防水,雖然在系統方面目前已經支持絕大部分運動模式的監測,但遊泳模式尚未完善,大傢可以期待一下 OTA 2.0。
一些不足與展望
在 1499 元這個價位,魅族 Watch 可以稱得上是安卓手表的標桿之一,不錯的質感,流暢的系統加上強大的硬件配置,我建議每一位想要使用智能手表的魅友都可以予以考慮。
當然,現階段的魅族 Watch 仍有一些不足。例如夜間睡眠檢測耗電較大,一晚上能耗 到達 30%-40%,幸好充電速度很快,利用早上的洗漱時間就足以應付一天的通勤需要。(不長時間使用eSIM)
關於應用生態方面,雖然已經有瞭一批功能較為全面的應用,但我們常用的應用例如微信、釘釘等仍隻能做到查收消息,並不能在手表端直接回復,這是消費者的痛點所在,也希望 Flyme 加把勁,再次發揮 OTA 的奇跡!「給科技以時間」,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塊從內到外更能打的魅族全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