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也好用。
在如今的手機行業中,可能沒有哪個品牌比 realme 更「大膽」,他們總能在產品外觀上做出一些區別於同期競品的東西。而大師版,便是 realme 不拘一格設計理念的集中體現。
此前,realme 聯合深澤直人一共推出過三代大師版產品。realme X 大師版擁有洋蔥、白蒜兩個版本,realme X2 Pro 大師版包含水泥、紅磚版本,realme X50 Pro 大師版則由點和線版本組成。
這篇文章要說的,是 realme 第四代大師版——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和之前有所不同,這代大師版並沒有以 X 系列為基礎來打造,而是選擇瞭 GT 系列。
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應出 GT 的整體定位其實要高於 X 系列。不過,雖然命名相近,但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和真我 GT 從外到內都有著諸多不同之處。
這一次,靈感來自行李箱
藝術來源於生活,深澤直人則是更擅長將生活中事物「搬到」手機上的那個人。大傢知道,realme X 大師版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食物,realme X50 Pro 大師版取自建築物,到瞭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這裡,其將目光放到瞭行李箱上。
這次之所以選擇以行李箱作為設計藍本,背後有著更多寓意。疫情的到來,打亂瞭很多人的計劃,傢庭成為瞭辦公、學習、鍛煉的主要場景,大傢外出旅行的頻率較此前低瞭很多。這代大師版的核心設計理念,是希望後疫情時代,讓逐漸習慣瞭「線上」生活的人們,重拾對世界美好的向往。
第一眼看上去,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的後蓋,確實和行李箱外表面有著很高的相似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 realme 將行李箱上常見的紋理帶到瞭手機後蓋上。並且,它並非隻是做到瞭形似,而是真真實實做瞭幾組凹凸結構。
理論上,如果後蓋材質為塑性相對更好的塑料或者玻璃,做成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樣相對容易一些。但如果像它這樣選用素皮材質,難度會大很多,除瞭考慮視覺美觀性,還需要想辦法來防止其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發生形變。
為瞭達到理想效果,realme 在這款產品上用到瞭一種官方叫做「立體造型素皮」的處理工藝。它是先將高分子復合基板進行初步立體造型,然後再利用熱壓合工藝將素皮和基板合成,最終才得到瞭「看得見,也摸得著」的一體化 3D 素皮造型。
另外,你也無需糾結套殼使用是否會影響到產品觀感。realme 為這款產品做瞭專屬保護軟套,該保護套整體外觀設計和手機後蓋基本保持一致,能與後蓋高度貼合的凹凸紋理之外,大師版特有的深澤直人簽名同樣得以保留。
需要提醒的是,這代大師版的成員比之前要多一些,除瞭文章中展示的旅行箱·灰,還提供旅行箱·杏、雪山以及晨曦版本可選。其中,旅行箱·灰和旅行箱·杏均為素皮後蓋,而雪山以及晨曦版本則用的是 AG 玻璃,區分起來會比較容易。
用上索尼 IMX 766 傳感器,目前影像能力最好的 realme 手機
對後蓋紋理進行重新設計的同時,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相機樣式也完全區別於早些時候發佈的真我 GT。盡管它的後置攝像頭依舊采用瞭縱向排列方式,但整體相機區域變得更加修長,每顆鏡頭更具獨立感,並且閃光燈由下方挪到瞭比較靠上的位置。
相比一眼就能看到的外觀,這款產品更重要的升級點,是影像能力有瞭非常明顯的提升。它的後置主攝為 5000 萬像素,支持 OIS 光學防抖,傳感器型號為索尼 IMX766,這顆傳感器之前「友商」已經在多款旗艦產品上用到過,其擁有 1/1.56 英寸大底以及全像素全向對焦等諸多特性。
另外兩顆分別為超廣角鏡頭和微距鏡頭。其中,超廣角鏡頭為 1600 萬像素,用的是索尼 IMX481 傳感器,擁有 123° 視場角,f/2.2 光圈;微距鏡頭 200 萬像素,f/2.4 光圈。哦對,realme 還為這款產品加入瞭色溫傳感器,用來提升白平衡準確性。
以下為實拍樣張,未經任何後期處理:
標準模式
5 倍變焦
標準模式
超廣角
標準模式
人像模式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
就以上我們拍攝的樣張效果來看,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主攝表現非常穩,完全不輸目前市面上其它頂級旗艦;超廣角鏡頭取景范圍非常廣,近距離拍攝時,圖片邊緣稍稍有所變形,放到大場景環境中拍攝效果會好很多;夜景模式圖片素質提升比較明顯,高光壓制以及暗部細節保留都很棒。
提升硬件水平的同時,realme 也為這款產品帶來瞭很多新的功能特性,比如街頭攝影、星空拍攝模式以及移軸模式。
其街頭攝影模式核心目的,是為瞭讓抓拍變得更容易。該模式采用瞭 DIS 超清抓拍技術,相機會優先檢測取景畫面中是否有運動的人物或物體,然後自動調整曝光時間,以此來保證成片率。
區別於 vivo 手機的運動抓拍功能,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的街頭攝影模式支持雙擊音量鍵快速開啟,允許用戶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進行變焦拍攝,同時內置瞭街拍、光影強化以及戲劇效果三種專屬濾鏡,可玩性還是挺高的。
星空拍攝模式比較容易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幫助你更簡單的拍星星,不過需要腳架輔助。稍稍有些可惜的是,由於近來北京一直處於陰天,沒有拍攝環境,之後我們再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補充。自拍方面,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前置攝像頭為 3200 萬像素,支持 AI 美顏自拍以及視頻美顏功能。
120Hz 曲面屏和驍龍 870 之外,還能擴展運存
回過頭再來說下屏幕部分。在真我 GT 上,realme 為其配備瞭一塊 120Hz 直屏,而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則改用瞭曲屏。有關直屏和曲面屏的優缺點,之前我們在很多文章中都做過介紹。直屏能避免誤觸問題,但曲面屏在塑造「高級感」這件事情上,要更有優勢。
規格參數上,它用的是三星 AMOLED 屏,支持 120Hz 屏幕刷新率及 480Hz 觸控報點率,支持 HDR10+ 顯示,搭載瞭超畫質引擎,具備硬件級 SDR 視頻轉 HDR 視頻能力。此外,其也配備有前後雙環境光傳感器,手動亮度下調光等級為 8192 級,高亮狀態下亮度等級為 2048 級。
屏幕指紋同樣得以保留,用的是匯頂新一代光感屏下指紋模組,新增瞭安全濾光片,解鎖速度以及安全性都要比此前有所提升。不過可能是由於機身內部空間所限,它的指紋模組位置依舊稍稍靠下,單手拇指解鎖稍顯不便,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核心硬件配置上,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搭載瞭驍龍 870 5G SoC。對於驍龍 870 這顆芯片大傢也都比較熟悉,就目前而言,它的綜合性能表現隻落後於自傢的頂級旗艦驍龍 888,領先一眾其它芯片。實測,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安兔兔跑分為 728436 分,魯大師為 857394 分,屬於正常水準。
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realme 在這款產品上帶來瞭「DRE 動態運存拓展技術」,允許手機調用內存參與到運存之中,從而獲得更流暢的運行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它提供 3GB、5GB、7GB 三個不同的內存擴展大小選項,你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手動調節。
續航方面,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電池容量和真我 GT 保持一致,同樣為 4500mAh,匹配 65W 智慧閃充。可惜的一點是,其依舊不支持無線充電。
利用有線充電器實測,5 分鐘可以從 1% 電量充至 21%、10 分鐘可以充至 42%、15 分鐘可以充至 62%、20 分鐘可以充至 78%、25 分鐘可以充至 93%,將 4500mAh 充至 100% 大概需要 35 分鐘。這個數據和此前我們測試過的真我 GT 保持一致,整體充電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一款很有特色的旗艦產品
除瞭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還配備瞭增強版 NFC 和線性馬達。此外,之前真我 GT 上的一些優點也在這款手機上得以保留。比如,它同樣擁有可以充分釋放硬件性能的「GT 模式」,也帶來瞭五重液冷冰封散熱系統。
過去幾代大師版機型,其實和標準版之間的聯系是更為緊密的,基本是在原有硬件能力基礎上,聯合深澤直人對 ID 設計做一些全新的嘗試。
但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並非如此,如果和真我 GT 放到一起來做對比,你會發現,它「從外到內」都不太一樣。
個人而言,這一代的「行李箱」設計,無論視覺觀感還是上手手感,都要優於上代的點和線,質感和水泥、紅磚那一代會比較接近。
ID 設計之外,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較之前改變比較明顯的地方,是將提升軟硬件能力放到瞭更重要的位置,讓產品整體更符合大多數人對於「大師版」這三個字的預期。
總的來說,這次 realme 將大師版和 GT 兩個系列的理念融合到瞭一起,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既有大師版獨特的外觀風格,也把影像能力、性能表現、快充這些相對「更接地氣」的點做到瞭更好的水準,用兩個詞來形容,大概就是「好看」且「好用」。
責任編輯:SeaGreen
本文作者:豆腐店店長
本文首發於極客之選,轉載請聯系極客君(ID: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