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熟悉掠奪者產品線的朋友都對刀鋒500這個特點鮮明的產品有著很深刻的印象,全金屬的機身加上旗艦級別的配置與不到20mm的厚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它是市面上為數不多兼顧瞭輕薄與性能的機型,可以說它是一款超前於市場的機型。
時間來到瞭2021年,遊戲本的產品形態普遍發生瞭改變,尤其在高端產品中,在不影響機身尺寸的情況下,屏幕比例、大小發生瞭改變,整體也更加輕薄。刀鋒500如果隻進行常規的配置更新,那麼之前建立起來的優勢將被逐漸抹平,不過掠奪者並沒有讓我們失望,為我們帶來瞭經過瞭大改的刀鋒500 SE,我們就來看看,它怎麼個“SE”法兒吧。
掠奪者 刀鋒500 SE
我拿到是刀鋒500 SE的頂配版本,它的配置為:
CPU: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9-11900H處理器
GPU:Nvidia GeForce RTX 3080 Laptop GPU 8GB 110W
內存:雙通道2*16GB DDR4 3200MHz
存儲:1TB PCIe 4.0固態硬盤x2,已組建RAID 0
屏幕:16英寸/IPS/16:10/100%sRGB/165Hz/3ms/500尼特/DC調光/藍光護盾
電源:230W
電池:99.98Wh
01Special Edition?Super Edition!
“SE”這個概念在電子產品這個領域是相當常見的瞭,雖然SE是Special Edition的首字母簡寫,但SE版本多以“廉價版”出現,例如我們比較熟悉的iPhone SE、Apple Watch SE,都要比普通版本的定位低一些。而這次的刀鋒500 SE則不同以往,是在老款刀鋒500設計理念基礎上的一次徹底重塑,與其叫Special Edition,不如叫它Super Edition!
掠奪者 刀鋒500 SE
刀鋒500 SE改動最大的地方無疑是它的外觀模具這一部分瞭,最直觀的便是顏色,從傳統的黑色,變為瞭深灰色,官方稱這個顏色為“鐵灰”,有點像寶馬的水泥灰配色,很有高級感。整機最薄處為19.9mm,重量2.4KG,在如此的硬件配置下,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瞭。
掠奪者 刀鋒500 SE
A、C、D面均采用瞭鋁合金材質,這種材質一般隻在輕薄本中能夠看得見,表面經過瞭細磨砂處理,手感細膩,在沾染指紋方面有瞭大幅的改進,全新的刀鋒500 SE基本不會沾染什麼指紋瞭,放心摸!
掠奪者 刀鋒500 SE A面
我們先從A面看起,整個A面沒有什麼線條或者燈光的裝飾,隻在角落上設計瞭一個掠奪者LOGO的金屬銘牌,這也奠定瞭刀鋒500 SE極簡、內斂的調性。如此的設計也就代表著掠奪者刀鋒500 SE已經不是一臺純粹的遊戲本瞭,而是一臺擁有著高性能且能夠融入各種場景下的筆記本電腦,無論你是工程師、建模師、剪輯師還是遊戲玩傢、學生、白領,這臺刀鋒500 SE都能應付的來。
掠奪者 刀鋒500 SE A面 LOGO銘牌
轉軸還是那個熟悉的菱形轉軸,這個設計我們在Acer其他的產品中都能看見,算是Acer的傢族式設計語言瞭,增加瞭幾分視覺上的立體感。
掠奪者 刀鋒500 SE C面
C面頂部擁有大面積的音響開孔,開孔靠左的位置設計有Turbo按鍵,可以直接將性能調整至最大。鍵盤並非全尺寸鍵盤,沒有小鍵盤區域,方向鍵為正常大小,帶有三區域可調RGB背光鍵盤,鍵盤鍵程較長,手感偏硬,適合遊戲的操作。電源鍵位於整塊鍵盤的右上角,雖然不在常規操作區域,但沒有阻尼的設計還是會有一定誤觸的幾率,電源鍵的下方是整機控制中心Predator Sense的呼出快捷鍵。
下方圓滑的邊緣
整個C面最細節的地方我覺得莫過於是對下方邊緣的處理,刀鋒500 SE采用瞭方方正正的、棱角分明的造型設計,為瞭使操作時轉角的位置不割手,C面下方原本鋒利的邊角被打磨的鈍瞭一些,避免操作時的不適感。
在接口方面,機身左側依次為電源接口、RJ45網線接口、USB 3.2 Type-A接口、雷電四接口、耳機耳麥二合一接口;機身右側依次為HDMI 2.1接口、雷電四接口、USB 3.2 Type-A接口、SD讀卡器。刀鋒500 SE配置瞭目前很少見的HDMI 2.1接口,最高支持到8K@60Hz顯示器拓展,滿足設計類工作者對超高分辨率的需求,此外,SD讀卡器,雷電4接口亦可方便素材的傳輸。
機身左側接口
機身右側接口
02高素質屏幕
通過上面對模具外觀的瞭解,這次掠奪者刀鋒500 SE並不單單是為遊戲玩傢而準備的,而是要面向更多對性能有需求的人群,所以在屏幕方面就要照顧到不同場景的使用,在基本參數上,它擁有16:10的2.5K高分辨率+165Hz高刷新率,滿足設計工作者和遊戲玩傢的需求。
掠奪者刀鋒500 SE B面
在色域方面,實測覆蓋100%sRGB、76%AdobeRGB、78%P3色域,平均色準△E=1.49,處理一些對色彩要求較高的設計工作是足夠使用瞭;官方稱這塊屏幕的亮度可以達到500尼特,我們實測是550尼特,在光照強度較高的室外環境也能看得清瞭。
色域
亮度
色準
除這些關鍵參數外,這塊屏幕響應速度3ms,經由DC調光,支持藍光護盾,可外接G-SYNC Ultimate顯示屏,總的來說這塊屏幕屬於筆記本行業中的頂級水平瞭。
03十一代i9+3080 不可小覷
說完瞭外觀與屏幕,接下來就該說到性能瞭。刀鋒500 SE內置瞭PredatorSence整機控制中心,可以監測溫度情況、調整鍵盤背光、調節性能模式,性能測試部分全程開啟Turbo模式,保證性能輸出最大化,顯卡驅動更新到瞭編寫文章時最新的471.41。
刀鋒500 SE搭載瞭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9-11900H旗艦處理器,高達八核心十六線程,Tiger Lake架構,10nm SuperFin工藝下的旗艦級標壓高性能處理器,最大睿頻4.9GHz,基準頻率2.5GHz,24MB三級緩存。
CPU 基本信息
先來通過CINEBENCH來對它的理論性能有個大概的瞭解:
在CINEBENCH R15中,單核性能222cb,多核性能2250cb;
在CINEBENCH R20中,單核性能560cb,多核性能5303cb;
在CINEBENCH R23中,單核性能1447pts,多核性能13108pts。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3
再來看看Geekbench 5的得分情況:單核得分1518分,多核得分9558分。
Geekbench 5
有瞭10nm SuperFin工藝之後,英特爾處理器的性能對比14nm時期有瞭大幅度的提升,尤其在多核心方面提升明顯,滿足瞭單核心與多核心的雙重優勢,無論是在遊戲、PS等看重單核心的應用還是PR、ME等看重多核心性能的應用,十一代酷睿都能夠提供強大的性能支持,而這顆旗艦級別的i9則絕對屬於移動端處理器中最強的之一。3DMARK最近也推出瞭一款專門測試CPU的檢測項目,可以測試處理器單線程、雙線程、四線程、八線程、十六線程的性能表現,由於這是剛剛上線的一項測試,隻做一個參考。
3DMARK CPU Profile
看完瞭理論性能之後,再來看看這顆CPU在專業設計軟件的BenchMark中的表現。
在三維圖形設計軟件Blender的基準測試中,版本為最新的2.93.1,這顆i9-11900H在各個場景下的測試結果如下:
Bmw27:188秒
Classroom:517秒
Fishy_cat:256秒
Koro:376秒
Pavillon_barcelona:535秒
Victor:905秒
Blender BenchMark CPU測試
在渲染軟件V-Ray的BenchMark中,版本為最新的5.0.20,純處理器渲染結果為10122vsamples。
V-Ray BenchMark CPU測試
在專業且常用的設計軟件中,這顆處理器發揮出的性能表現印證瞭之前的理論性能測試,表現極佳,最為直觀的是在V-Ray BenchMark中的測試超過瞭10000vsamples,足以見得其性能之優越。
再來看看GPU,Nvidia GeForce RTX 3080 8GB Laptop GPU,功耗設定在瞭110W,雖然談不上“滿血”,但是能夠在這麼薄的機身內做到110W也是相當不錯瞭。
GPU基本信息
在3DMARK的基準測試中:
代表DX11性能的Fire Strike項目:
Fire Strike:28192分
Fire Strike Extreme:13644分
Fire Strike Ultra:6820分
Fire Strike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Ultra
代表DX12性能的Time Spy項目:
Time Spy:10827分
Time Spy Extreme:5175分
Time Spy
Time Spy Extreme
其性能表現還是很出乎我意料的,與我們之前測試過130W功耗的RTX 3080沒有什麼太大差距,大傢盡可放心,刀鋒500 SE上的這顆RTX 3080也是基本能夠發揮出這顆核心本身應有的性能的。
和CPU測試的部分一樣,我們對這顆處理器也進行瞭Blender BenchMark和V-Ray BenchMark的測試。
在Blender BenchMark 中,各場景的測試結果如下:
Bmw27:31秒
Classroom:128秒
Fishy_cat:69秒
Koro:108秒
Pavillon_barcelona:174秒
Victor:296秒
Blender BenchMark GPU
在V-Ray BenchMark中,GPU CUDA部分測試結果為855vpaths,GPU RTX部分測試結果1441vrays。
V-Ray BenchMark GPU CUDA測試
V-Ray BenchMark GPU RTX 測試
如此的性能表現,絕對是目前移動端的最強水平瞭,不僅僅是在設計領域,在遊戲方面也能獲得滿分的優秀體驗。
在《古墓麗影:暗影》中,1920*1200分辨率,最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使用遊戲內置的BenchMark進行測試,平均幀數為108幀。
《古墓麗影:暗影》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1920*1200分辨率,極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FPS限制、自適應質量,使用遊戲內置的BenchMark進行測試,平均幀數為72幀。
《刺客信條:英靈殿》
在人氣網遊《PUBG》中,原生2560*1600分辨率,全超高畫質,在海島地圖進行一局第三人稱模式的四排遊戲,死亡後觀看直到整局遊戲決出勝者,最終遊戲時常32分鐘,平均幀數109幀。
《PUBG》幀數測試
刀鋒500 SE不管是運行3A大作還是熱門網遊,基本都能在最高的畫質下無壓力流暢運行的,配合到這塊對於遊戲來說視覺效果極佳的電競屏幕,遊戲體驗非常不錯,不過可能是由於金屬材質本身具有很好的導熱性,在長時間高負載時,整個C面都是能感受到一些溫熱得,有利也有弊,雖然比塑料的質感好瞭不知道多少檔次,但這類采用旗艦硬件和金屬材質的高端筆記本都無法避免C面機身的發熱。
04烤機測試
掠奪者刀鋒500 SE搭載瞭全新的第五代3D刀鋒速冷金屬風扇,89片超薄仿生葉片,據官方介紹,風通量增加瞭55%,這樣的風扇在刀鋒500 SE內部共有三個,並且搭配4根熱管和大面積的均熱板,四出風口位於機身後部、左側和右側,主要的進風口在機身下方,可以說給這塊i9和3080足夠的尊重。
在CPU的單烤測試中,AIDA 64 系統穩定性測試Stress FPU模式,1小時,CPU功耗穩定70W左右,全核心頻率3.5GHz~3.6GHz,溫度達到94度,且部分核心直接到瞭100度,刀鋒500 SE在CPU方面的性能調教極其激進,可以認為已經達到瞭這套散熱系統的峰值,雖然機身相對常規遊戲本薄瞭許多,但至少在CPU性能上沒有因此而妥協。
CPU單烤測試
在雙烤測試中,AIDA 64系統穩定性測試Stress FPU+FurMark 1920*1200分辨率、8 x MSAA,半個多小時之後,CPU功耗38W左右,全核心頻率2.6GHz,溫度85度;GPU功耗96W左右,溫度73度,頻率1470MHz。相比於無比激進的CPU單烤,刀鋒500 SE的雙烤雖然表現已經很出色瞭(鑒於這樣的機身),但我認為還留有一定的空間,成績可以在“很好”的基礎上再好上那麼一點。
雙烤測試
05存儲及續航測試
兩條16GB DDR4 3200MHz內存組成雙通道、兩塊 1TB PCIe SSD組建RAID 0,如果單純為瞭遊戲場景下的應用,這就有點大材小用瞭,很顯然這是為瞭專業軟件的應用場景而準備的。CDM硬盤測試理論峰值達到瞭五位數,這已經沒啥好說的,在存儲部分這臺刀鋒500 SE就一個字:絕。
CDM硬盤測試
為瞭能夠使得這臺如此豪華配置的刀鋒 500SE實現移動辦公,電池容量達到瞭能攜帶上飛機的規定的峰值:99.98Wh,在PCMARK 10現代辦公模式的續航測試中,全程連接Wi-Fi,電池模式為最長續航,最終的結果為6小時13分鐘。
PCMARK 10現代辦公模式續航測試
06總結
掠奪者刀鋒500 SE的設計思路已經不單純是遊戲本瞭,雖然之前刀鋒500這一產品線就是具備“輕薄”和“高性能”的特點,意圖拓寬使用場景,但是全新的SE版本就像我說的,它不是Specical Edition而是Super Edition,就是刀鋒500的超級加強版,真正的做到瞭多場景下的應用,滿足一切對性能有很高需求的人群。
這無疑是一臺優秀的產品,但我這次測試的最高配版本市售價30000+,我更建議購買刀鋒500 SE的標準配置版本:i7+RTX 3060,一萬多的價格便宜瞭一半多,如果對性能沒有非常嚴苛的要求,那麼購買標準版即可,當然瞭,土豪您隨意~。
(77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