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年前的旗艦入耳,如今還有一戰的實力嗎?

筆者收藏瞭這麼一條舒爾的SE535LTD。舒爾的SE535發佈自11年前,1年後舒爾發佈瞭SE535LTD的特殊版本,外殼從金色變成瞭紅色。

而SE535是根據SE530這個上一代的三單元旗艦改款而來,據說比SE530修正瞭高頻的相應,但用的是完全一樣的單元。可見當時洋品牌的旗艦都在一步步小改款來的,威士頓一樣是W4→W4R→W40這樣一步步改進來的。

而在10年前,監聽耳機的市場和如今情況大相徑庭。當時多單元動鐵是高端入耳的代表,3單元成為UE、威士頓等歐美品牌的旗艦配置,並且更多的4單元動鐵的配置也逐漸變為主力。而當時高端入耳耳機也基本是歐美品牌的天下。

10年前的旗艦入耳,如今還有一戰的實力嗎?

而10年後的如今,別說多單元動鐵瞭,3單元的圈鐵、平板振膜入耳、低壓靜電單元入耳也成為瞭很多國產品牌的入門款的配置,多單元動鐵已經爛大街,並且性價比高的款式也是輩出不窮。

但有一種說法是,耳機這個行業多年技術沒有太大的變動,大多是靠包裝和宣傳的說辭的改變,推進產品的銷售。那麼10年前賣到3000元左右的舒爾SE535LTD,在那個SE846還沒誕生的時代的旗艦入耳,10年後還有沒有實力一戰?筆者說說自己的心得。

平直的聲音:

10年前的旗艦入耳,如今還有一戰的實力嗎?

舒爾SE535LTD是當年筆者還在耳機吧混的時候,大佬們推薦聽流行人聲最多的耳機之一。實際上盡管SE53LTD是一隻比較雜食的耳機,但如今來說,它的聽感太過於平坦。頻響走勢一耳朵就是非常平直的。高頻的延展和低音的下潛,哪裡都沒有被突出。也就是說SE535LTD的聲音,聽什麼都合適,但聽什麼都不會太帶勁。

SE535的聲音可以說是圍繞中頻做文章的,中頻略微突出,中頻聽起來飽滿,根據搭配有時會顯得有些幹,但大多數時候是飽滿潤澤的,人聲也是如此。毛刺感主要出在齒音頻段,繞開齒音外,SE535的人聲在如今筆者覺得屬於依然好聽的一類,但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同時期產品的對比

10年前的旗艦入耳,如今還有一戰的實力嗎?

索尼的MDR-EX1000同樣發佈於SE535時代,是索尼的高端動圈入耳式耳機,但它“動圈王者”的稱號並不是那個時代才有的,因為那個時候很多人認為森海塞爾的IE8系列才是“動圈王者”,真正有很多發燒友聽過降價瞭的EX1000,才知道EX1000和同時期動圈耳機的巨大差異。

和MDR-EX1000相比,舒爾SE535聽起來平直,低音量感少,下潛一般,高音光澤感欠缺,延展感也差強人意。在音色還原上,別說SE535瞭,就是後來的SE846我都覺得沒法和EX1000相提並論,如果隻聽樂器表現,EX1000在樂器的能量感、光澤感的表現上,會出色許多。低頻方面,EX1000的低音快速且量感充沛,下潛深,表現鋼琴的厚重感上,也有先天優勢。

10年前的旗艦入耳,如今還有一戰的實力嗎?

UE900是UE公司被羅技收購後的一款四單元旗艦動鐵入耳式耳機。發佈略晚於SE535LTD。它的四單元的配置,明顯在高音的延展、低音下潛和整體解析、立體感上超越SE535LTD,但是UE900是那個時期所有旗艦入耳裡調音最糟糕的一個,需要靠換線材+換耳套,才能稍微改善其惡劣的聽感,至今你問我更願意用哪副耳機聽歌,我也不太願意用UE900。

和如今的耳機相比

10年前的旗艦入耳,如今還有一戰的實力嗎?

如果說在當年差不多定位、價位的耳機裡,舒爾SE535LTD還算得上各有優勢的話,那和如今的耳機,別說是更高價位的耳機去比瞭,更便宜許多的國產耳機都根本是“沒法打”的。以筆者的心得而言,目前國產500-900價位競爭極為激烈,高性價比產品頻出,這個價位3單元圈鐵的配置下,無論是素質還是聽感都可以輕松超越SE535LTD的水平。

這是由於當時的三單元動鐵,普遍沒有解決低音自然感的問題。SE535也好,更多單元的UE900也好,往往被吐槽低音“敲鐵”的聽感,下潛不足,彈性不夠,細節少,不如動圈。而到瞭國產的圈鐵出現之後,這種問題完全被解決,動圈部分完成瞭飽滿紮實的低音,動鐵部分去實現細膩、高密度高解析感的高音,頓時聲音的層次感就和老時代的多動鐵截然不同。

現在,多單元的動鐵基本都克服瞭動鐵低頻質感和量感問題,新的單元和微妙的技術改進,的確在聲音的質感上提升很多。

像是高階的索尼的IER-M9,五單元動鐵的低頻已經絲毫聽不出什麼動鐵味和破綻,圈鐵也大都開始解決瞭早期出現的,動圈動鐵單元聲音風格不匹配的銜接問題。即便是千元內的國產入耳一樣可以做到銜接自然,頻響完整的聲音。SE535那種“上不去,下不來”的毛病,基本已經不在動鐵耳機中出現。

10年前的旗艦入耳,如今還有一戰的實力嗎?

毫無疑問,耳機的技術是在不斷進步而並不是某些人覺得的沒有進步的,SE535這樣過於平直,缺乏高音細節,又沒有低音下潛的聽感,基本已經消失在多單元動鐵的聲音風格裡。就是SE846也大幅改進瞭低音的聽感,盡管很多人說SE846悶,但顯然,多瞭一個單元之後,低音質感也獲得瞭改善,低音是渲染氛圍的法寶,因此即便發悶的SE846,擁有一個更加紮實的聲底,對聽感的改善也是顯著的。

而如今,便宜又好聽的國產入耳式耳機,更是刷新瞭筆者的“三觀”,不再盲目崇拜洋品牌的旗艦耳機,在更低的價位中,也是找到瞭自己喜歡的聲音。而SE535LTD,也跟著包裝盒一起,被封印入自己的收藏櫃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