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條件艱苦的音樂記憶

原來讀初中的時候,那時候隨身聽還是奢侈之物,因為身在小城鎮,有隨身聽的也沒有幾個。我等平民陪伴度過漫長時光的不是單田芳先生和田連元先生的評書,就是各位相聲大師的相聲。就為瞭榨幹幹電池的最後一點血汗,經常忘記拿出來爛在半導體裡。後來偶然得到一部老式調感的車機,樣子醜陋,功能簡單,不過卻有瞭fm接收,但是本地收不到臺,後來老爸指點,說把傢裡電視機的天線接到車機的天線看看怎麼樣,老式的001帶放大器的天線。居然收到瞭幾十公裡以外長春的東北亞音樂臺fm92.7mhz,記得每天晚上必聽的節目就是東北亞金曲排行榜,因為磁帶還是買不起,所以,這調頻廣播就成瞭我無聊時的消遣,還有就是車機很皮實,不愛壞。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大學的自在生活

後來到長沙上大學,空餘的時間很多,宿舍的幾個兄弟都一個師兄說在電腦城聽到一對箱子覺得不錯,帶我一起去看,當時沒什麼概念,覺得好像是還不錯,就入瞭一對,箱子800塊,朝露A200 gold,現在這個品牌幾乎銷聲匿跡瞭,當年是從發友分出去的,都是國內pchifi興起時非常著名的產品,這個箱子陪伴瞭我4年時間,聲音是非常不錯的,韻味非常好,聽各種發燒人聲餘音不絕,經常能聽出耳油的感覺。後來離開長沙,這對箱子就轉手瞭。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畢業後的苦惱

大學畢業後來到武漢工作,自己租房子住,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也不能委屈瞭自己,就琢麼著再入對箱子,當時中瞭革命領袖的毒,迷上瞭百靈達,就入瞭3030A,至於為啥沒入革命領袖最為推崇的2030A,因為我覺得買新不買舊,3030價格比2030略高,如果還不如2030,肯定是廠傢腦殘。3030A也確實沒讓我失望,這箱子做工真是紮實,功放和箱體是分離設計,而且電源開關在頂部,用起來很方便。帶式高音非常出色,非常的快速凌厲細膩,但又不會刮耳朵,聽王菲唱高音時能讓人起雞皮疙瘩,但是低音覺得差瞭些,後來就出掉瞭。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成傢立業繼續燒

工作瞭幾年後,成傢立業有瞭自己的窩,有個房間可以當書房瞭,又萌生瞭買音箱的想法,因為有源方便,就還是在監聽裡選,目標是萬元檔。基本就是在a7x,bm6,solo6三個之間選,真力沒考慮,外形無法接受。這次為瞭能一次到位沒那麼沖動瞭,趁著出差的機會去北京把幾個箱子都聽瞭下,a7x素質也很高,以其價位而言超值,但覺得高頻太亮,整體薄,不是我喜歡的。solo6感覺倒不亮,也不算薄,但不知為啥,聽久瞭腦袋也有點漲,而且有點超預算。最後聽瞭丹拿,當時63(bm6 mk3)無貨,沒聽到,但bm系列的其他型號都聽瞭,覺得老6a的高音比mk3系列還要亮,過於艷麗,低音有點慢,怕小房間搞不好,最後入瞭63。63整體素質確實不錯,可能是萬元左右素質最全面的瞭。低頻尤其好,但一定要上懸浮架,個人實驗在腳架和音箱之間放懸浮架和不放低頻差別很大,上懸浮架低頻更加凝聚有力,反之則散稱一片。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63聽瞭有一個月,中間覺得mini i pro配不上其身份,就換成瞭wadia 122+線電,對比起來wadia122低頻解析力度更好,細節更豐富,高頻也更多些,配63我要把高頻調成-1db,整體更加活潑亮麗,關鍵是國內售價真便宜,美亞可是要1500刀。63聽國語人聲時,當背景音樂一多就覺得人聲有點發混聽不清,但奇怪的是聽歐美流行基本沒這個問題,懷疑是國內的音樂制作水準還是差些。63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沒感情,素質是很好,可是聽什麼都沒有能打動我的地方,這也可能是監聽音箱的特色。聽著實在沒什麼感覺,老燒說要配個前級,我一想,這前級可沒底瞭,便宜點的就隻能選監聽前級,可萬一還是這個尿性,錢就又打水漂瞭。再加上現在小孩大瞭,在傢主要是陪他,也就等他睡瞭後能聽一會,還不敢大聲,實在是沒什麼意思,幹脆退燒算瞭,於是把箱子掛出去瞭。


發燒不能停

沒箱子聽的日子異常難受,反思自己要不要如果繼續還怎麼繼續,繼續走監聽的路子麼,答案是否定的,已上到萬元級,仍然找不到我想要的,我覺得該換條路瞭,上無源吧,最後一搏,還不行就徹底退燒。首先選箱子這次一定要玩一個大箱子瞭,小箱子的話估計也不會比我之前玩的箱子好出太多,那就沒意思瞭。

先看的還是丹拿,重現50和輪廓30i,重現50的銜接很好,聲音很幹凈,但中頻有些薄,不夠飽滿,輪廓30i就好很多瞭,聲音比較均衡,低頻的彈性感十足,下潛很到位,但是用寶達功放推,整體下來又他娘的太貴瞭,我有點hold不住,比較還有小傢呢!這大箱子好是好,就是太貴瞭,玩不起啊!偶然機會,網上看到瞭一個交響二號的視頻,聲音還不錯,就搜一下這個箱子,瞭解到這個箱子采用的是12寸同軸單元,設計理念大概就是以人耳最敏感的400到4KHz為中心,高音和低音都是起輔助作用,用於完善中頻,這個很對我胃口,400到4KHz基本涵蓋瞭日常80%的聽音范圍,確實應該是重中之中。

在看網上一些燒友的使用情況,比較占空間,那肯定的大箱子哪個不吃空間的,聲音比較中性,音場定位和層次比較好,這個也是同軸箱的特點之一瞭,另外就是聲音比較寬松大氣,控制力非常出色,但高頻部分會暗一些,不是特別亮的,而我也不是喜歡特別亮的。
功放方面也不像丹拿那樣很吃功率,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對比瞭一段時間,箱子就確定是交響二號瞭,剩下就是功放瞭,雖然說交響二號並不是很吃功率,但是我知道這樣的箱子,必須要伺候好瞭,它才給會給你好“臉色”的,肯付出才會有回報,本想入聲雅的功放,但看網上說聲雅的音質比較糙,細節不好,後來選瞭路遙1592功放,這個功放內部的電路和做工都不錯,用料也很實在,音色細膩柔美,推交響二號還是比較合適的。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一套系統定乾坤

接下來是檢驗這套系統的成色瞭, 開聲先聽下底噪,這裡還要誇下路遙,底噪是我聽過最低的,基本要把耳朵貼到單元上才能聽到一點微弱的沙沙聲,另外功放本身的牛也非常安靜,首次開聲聲音略緊,但半個小時後就有改善。聲音聲音厚度比開始增加不少,之前一直聽說交響二號中頻厚潤,我以為中頻是突出的,實際上這個厚是從高音到低音整體厚度的增加,中頻並不會突出,整體是十分均衡的。雖然聲音厚度增加,但確十分通透,沒錯,聲音既有厚度又十分通透,看似矛盾但交響二號做到瞭,而且這個通透不是靠調亮高音的那種假通透。高音有厚度的好處就是再大聲都不會刺耳,怎麼聽都舒服悅耳,亮度適中,而且十分細膩,個人覺得比我之前聽的丹拿輪廓30i要好。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由於房間環境的原因,音箱拉不開,距離隻有2米左右,音場出不來,還是在兩個箱子之間,但定位非常準確,每個聲源基本是點到點的排列,而且十分穩定,不用刻意感知就在那裡,這也是同軸單元的特點,而且穩定性很好,這可能得益於交響二號兩隻箱子+-0.5db的精確配對。關於聲音的細節,交響二號十分豐富,但它的細節表現和輪廓30i不同,交響二號的細節不會掩蓋主旋律,它是作為主旋律的陪襯而存在,當你沉醉於主旋律時可能會忽略,但當你去感知時,都在那裡,一點不少,而且十分清晰。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除瞭這些,交響二號給我的另一感覺是大氣,以前玩的都是小箱子,總覺得聲音是壓縮過的,結像都感覺很小,而這次終於體會到瞭大音箱的那種聲音,充滿整個房間,動態非常好,聽歌的時候都感覺是被包圍著,環繞著自己一樣,而且聲音寬松,很有靈性,聽起來十分的真實,是接近現實世界的那種真實,這是我以前玩音箱從未體驗過的。這對交響二號頗得我心。


影音二十年,我的音響發燒歷程回顧



總結
兜兜轉轉,玩瞭這麼長時間的音箱,很多時候都在想,到底追求的是什麼,一直覺得是為瞭更好的效果,但有時候卻是新箱開聲剎那的驚喜,也有不同音箱所聽到的不同味道,這也許是一種聽覺上的刺激,也許是一種心靈上的彌補,無數次說要退燒,但卻一直在前行著,本想這對交響二號或者是我發燒的終點,但未來的事情誰又說的好呢?期待我以後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