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od 在宣佈售完為止後, 在毫無降價的情況下, 卻很快在各個平臺都進入瞭售罄的狀態. 關於 HomePod 「失敗」, 都沒有一種明確的說法.
音質與價格: 本應無可挑剔
HomePod 的音質完全對得起價格, 而自適應音頻技術更是讓其贏回票價: 大多數人傢並不一定有著理想的聲學條件, 而自適應音頻能夠改善因此受到影響的低頻.
但可惜的是, HomePod 在其價位驚為天人的低頻動態表現, 對於習慣用耳機聆聽, 或者是隻能去 Apple Store 體驗的用戶來說, 這種音質是無法有效感知的. 而體驗音質的最好場景反而是朋友的傢裡, 但是我認為這樣的條件仍然不夠成熟, 特別是對於習慣單打獨鬥、加班的人群來講, 這種體驗的機會真的難得.
而價格方面, 經歷官方從 2699 降價到 2299, 雙十一電商出現過最低 3000 一對的價格, 就算 HomePod 音質不能達到好是降價的理由, 一款 Apple 在售產品出現如此的價格崩盤是少見的.後來直到下架前, 也隻有美國黑五的買 HomePod 贈送 $100 美金禮券的優惠活動, HomePod 價格似乎又回到瞭官方指導價附近.
所以說 HomePod 銷量差是因為價格貴是站不住腳的, 不如說 HomePod 是 Apple 少有的開價良心, 哪怕是原價也對得起產品的性能. 回想那一年的 iPhone X, Apple 開始為 KOL 以及一些媒體提供開售前簡短的上手. 雖說 HomePod 的廣告有著震撼的視覺效果, 但是可能也是銷量疲軟的原因, 外加以在線服務為主的競爭對手都在半賣半送(Nest mini, Amazon Echo) 自傢產品. 如果說其他廠商貼錢教育用戶「智能音響」的時候, HomePod 的定位就顯得尷尬: 盡管音質足夠好, 功能也不錯, 價格也合理, 但是奈何人傢免費送.
我更願意相信這是社會的「高科技, 低生活」, 不管是用揚聲器聽歌, 還是看紙質書, 也許現在能讓我們集中註意力的隻有一兩個小時的電影. 仔細想想, 更碎片的短視頻、微信公眾號的文章能承載的內容, 也許「有用」, 但能否讓生活或者人本身獲得提升?
生態 & 連接性:曲高和寡
很多人把 HomePod 延遲大作為一個黑點, 但是忽略瞭其作為獨立播放音響的本質.
HomePod 支持 AirPlay 2 多揚聲器協同播放、配對組合播放.
很顯然, 藍牙無法簡單做到這兩個功能, 而且編碼音質很容易成為可感知的瓶頸, 如果你使用手機串流, 還需要考慮在傢裡的信號問題; 3.5mm 線纜需要考慮走線問題, 同時還要註意模擬線纜的幹擾問題, 還涉及到多個音量控制位置的麻煩; 如果要接一對, 在移動設備去 3.5 化的今天, 還要添加 3.5mm 接口就是無意義的事情.
更多的是, AirPlay 2 的延遲也為穩定的緩沖傳輸(buffer)和計算音頻的處理提供瞭空間. 實時性和穩定性本身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除非有技術突破, 比如 AirPods H1 芯片通過軟硬結合降低延遲可以帶來最好的延遲體驗, 但是在 AirPods Max 這樣的高端耳機上, 仍然能發覺藍牙和 3.5mm 的音質差距.
本身 Apple Music 作為 iTunes 的延續, 我不認為 Apple Music 會成為問題: 作為本地 CD 抓軌(包括高清無損音頻)、iTunes Store 買斷和 Apple Music 訂閱的結合.
同時 HomePod 還支持 Apple PodCast, 以及像是 Spotify/Prime Music 的第三方音頻服務商, 同時也有 SONOS 這樣的第三方支持 AirPlay 2 協議.
Siri & HomeKit
Siri 雖然一開始在海外一直被吐槽不如 Google Assistant,但是在 Apple 對 HomeKit 生態的長期支持下,Siri、捷徑自動化功能、App Siri 擴展功能獲得瞭很大進步。加入瞭 InterCom 之後也方便瞭房屋較大的傢庭用戶,而 Google 很難有條件去做這種全平臺功能: 就單從手表說, 一個是 Apple Watch SE/S6 發售後活躍用戶突破一億的 WatchOS,另外一個是看不到出路的 WearOS.
HomePod 可以充當傢庭的自動化中樞, 人臉識別計算平臺. 有些人所謂的 HomeKit 傢居方案昂貴的問題. 就我自己的情況來看,實際購入的價格其實完全可以接受. 而如果考慮到長期的軟件支持, 特別是米傢 App 比較卡的問題,HomeKit 應該是目前最成熟, 長期發展最穩定的 IoT 平臺.
隻不過作為後輩的 HomePod mini 直接內置瞭 Thread 網關, 還有 U1 超寬頻定位芯片, 結合未來的 AirTag 尋物標簽, 就可以知道鑰匙、錢包在哪裡. 原先的 HomePod 在這方面顯得稍微尷尬瞭些, 但是畢竟有著音質這個看傢本領
HomePod 的未來
就像咖啡的口味之於中國市場一樣, 音頻產品想要教育市場, 音質顯得反倒是相對次要的. HomePod mini 在當下看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衡, 而且在 HomeKit 的生態中扮演瞭重要的角色, 更可以和 AirTag 進行聯動.
隻不過 HomePod 隻有兩個揚聲器單元, 也不支持 Apple TV 協同下的 Dolby Atmos, 或許未來會有一個四個揚聲器單元的「中杯」版本, 成為價格更親民的音質擔當. AirPlay 2的「多揚聲器的協同播放」也許就是理想的未來傢庭環繞聲方案.
但不管怎麼樣, HomePod 可能就要成為歷史, 所謂「賣一件少一件」. 如果實在做不瞭決定, 可以到朋友傢坐坐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