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兩年手機發展迭代的速度可謂是飛速,趕上瞭 5g 技術迭代和供應商技術的快速發展,稍不留神自己手裡的手機仿佛「過時」瞭。究竟自己手裡的旗艦能否再戰,新的旗艦究竟能比老旗艦強在什麼地方?正好這次難得湊齊瞭16s Pro、17 Pro 和 18 Pro 三代魅族旗艦,分別象征著魅族 4g 旗艦的結束、5g 旗艦的開始和 5g 旗艦的進擊。就讓我們來看看三代旗艦同堂經濟,究竟能碰出怎樣的火花吧。本篇將會從外觀來賞析三代旗艦各自的特點。


16s Pro:輕巧如你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16s Pro ,這是魅族在 Pro 旗艦系列終止後第一次再度拾起 Pro 之名,我願稱之為4g輕巧旗艦的絕唱。在當年水滴屏和升降式全面屏大行其道的時候,16s Pro 的極邊全面屏不僅正面屏占比高,還有著 165g 的輕薄機身和無遮擋的視覺體驗。屏幕與邊框之間沒有屏幕支架的阻隔,而是直接利用懸掛點膠技術使屏幕能直接懸浮於邊框之上,在握持的時候仿佛真有一種把屏幕握在手裡的感覺,這是其他厚重手機所體會不到的。或許2019年「最美手機」的答案還有爭議,但要論「最精致的直屏手機」,我想應該會有很多人認同 16s Pro 吧,甚至在我看來,17 Pro 相比都要略遜一籌。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16s Pro 背面采用的是四曲面亮面玻璃,雖然不是最為熱門的夢幻獨角獸,但靜謐黑作為經典配色,配合玻璃亮面反射在營造質感的層面也絲毫不遜,很容易營造一種晶瑩剔透的亮面質感,在拋光的金屬邊框也和後蓋玻璃視覺過渡很好。在後置攝像頭上,環形閃光燈與超廣角鏡頭融為一體,在保證功能齊全的同時也保留瞭經典設計,可謂是點睛之筆。


17 Pro:穩重溫潤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17 Pro 正面並沒有像其他廠商旗艦一樣采用曲面屏,而是一塊6.7英寸的挖孔直屏,孔徑僅為 2.99 mm,在大小上將對屏幕的視覺影響降到盡可能小。並且右置也能有效避開平常瀏覽閱讀的視覺重心,再搭配專有的環形電量顯示點綴,很多時候你會認為你握著的是一塊完整的屏幕從而忽略這個挖孔的而存在。但這個挖孔也有一個缺陷,就是沒有隱藏處理,息屏狀態下存在感有點強,一體性打瞭折扣。


17 Pro 正面還有值得稱道的點就是四面邊框幾乎等寬,隻有底部下巴會略大一些,雖然失去瞭更窄的邊框效果,但等邊設計卻能夠讓四邊邊框的觀感和諧統一,更加接近全面屏的理想形態。不過,側面看去屏幕面板與邊框之間有屏幕支架做支撐,增加瞭邊框的視覺寬度。但好在魅族的拼接工藝足夠出色,在觸摸時過渡極為順滑,根本感覺不到屏幕支架的存在。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來到17 Pro的背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全新的橫排四攝排列。同樣地,環閃也和攝像頭合二為一嵌入到鏡頭當中,位置靠上的橫排四攝考慮到瞭人機工學的設計,多數場景不容易觸摸到攝像頭,也便於平放在桌面上。同時也為機身留出瞭更多的凈區,更有利於顏色的表現。天青色的陶瓷後蓋,讓人不由得想起那句歌詞:「天青色等煙雨」。天青配色是魅族聯合曉芳窯深度調制而成,將傳統技藝與科技美學完美融合。不同於玻璃,陶瓷更加穩重,光澤也更加溫潤柔和。在冷峻的陰影下,它仿佛一個在雨中小巷撐傘的女子,美麗卻又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距離感。而在柔和光線的照射下,它又展現出溫潤的一面,有瞭一絲親和力。


18 Pro:曲面玲瓏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18 系列是魅族獻給自己 18 周歲的成人禮,不同於以往,魅族首次采用瞭「極邊四曲屏」的設計,左右50°微弧,上下5°微弧,讓機身外觀更加優美和立體,視覺感受更加通透。這次采用曲面屏在迎合瞭時代主流的同時,也附帶瞭另一個利好,那就是這塊 E4 發光基材、2K+ 分辨率、120 hz 刷新率的頂級屏幕,正面屏占比也進一步提升,清晰通透且色彩豐富的屏幕給整機質感加瞭不少分。在邊框銜接上,魅族在 18 系列上再一次升級瞭標志性的屏幕懸浮點膠技術,采用瞭Edge to Edge 工藝,讓曲面面板、金屬邊框、後蓋順滑銜接,手感更加一體化。


除瞭屏幕外觀,我還喜歡 Alive 壁紙,它打通瞭息屏、鎖屏、桌面三者的界限,並交匯融合在一起,為整個手機解鎖體驗增添瞭生命力,每次鎖屏時感覺的不是屏幕的關閉,而是桌面匯聚為一個元素球,待你隨時去喚醒。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魅族16s Pro、17 Pro、18 Pro對比之外觀篇


飛雪流光,頗具文藝氣息的顏色稱呼,也恰到好處形容瞭顏色的特點,不僅像雪一樣白的純粹,AG磨砂工藝也使後蓋像雪一樣微微映射晨曦的暖光。白色一直以來是魅族的經典色,它象征著純潔和素雅,也象征著魅族追求源於熱愛的氣質。在 18 系列上,我們跟白色面板說再見瞭,不過我們也迎來瞭久違的另一個經典:「熊貓機」。前黑後白的機身,相信經歷過 MX 系列的魅友會深有體會。這次 logo 的位置也有所講究,上一次見到這樣的設計便是 Pro 7 系列,logo右下角縱向排列,與左上角碩大的鏡頭模組形成視覺呼應,減輕瞭視覺負擔和突兀感。


總結:

三代 Pro 機型,在外觀上都很 Pro ,各代也有不同的特點。每一種設計都傾註瞭當時魅族對設計的理解,16s Pro 的無挖孔對稱、17 Pro 三邊等寬和 18 Pro 的極邊四曲面都很有特點和追求,真要做出選擇還是很糾結的。但相對來說,18 Pro 更符合當下的使用潮流,不知道在你心中,這三個當中,哪個外觀是你心中的最優選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C王者宇晨 的頭像
    3C王者宇晨

    3C王者

    3C王者宇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