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對於傢庭音箱的訴求簡單歸結起來無非三點,一個是聲音要專業純凈,二是音箱顏值要高,三是使用簡單。
市面上專業的音箱品牌很多,選擇著實不少,但動則5.1聲道佈置,或者無源音箱搭配功放,又或者巨大的落地音箱,對於我這樣的傢庭用戶來說又有點過於專業與繁復瞭。我不想要復雜的佈線,也不想要添置多臺機器,所以把目標鎖定在瞭有源的2.0音箱系統。
經過對比和冗長的心裡鬥爭,最後入手瞭KEF LS50 Wireless II,決定性的因素其實還是使用簡單,尤其這款支持eARC HDMI音頻,隻需一根HDMI線與電視連接就能支持其他多媒體設備的音頻播放,音質很好的同時,使用起來也非常輕松。
先曬一張佈置好之後的照片:
外觀&設計:
單個音箱的個頭適中,具體尺寸為:305mm X 200mm X 311mm(高寬深)。重量約為10kg,也就是說一對音箱有20kg重,搬動起來挺沉,當然穩固性就不用擔心瞭。
有多款配色可以選擇,分別是碳黑色,礦石白,鈦金灰和緋紅色,說實話這幾個配色都挺好看的,黑色百搭,白色很適合簡潔的現代風,灰色和紅色又特別的吸睛,我也是著實糾結瞭好一會。
最終還是考慮到瞭整體的視覺搭配,選擇瞭碳黑色款的,因為傢裡的電視櫃就是黑色櫃體和金色支腳的,感覺和音箱搭配起來剛好。
音響收到後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黑色外殼相當有質感,摸起來是細膩的磨砂觸感,雖然有一點容易留指紋,當然擺放好後可以用軟佈擦拭下 ,畢竟經常去摸音箱的概率不大。同時從下圖可以看到,音箱雖然正面看起來比較小巧,但深度還是比較大的:
外觀開模精致,前後八個角都是圓角打磨處理的,線條過度流暢:
正中的冠狀波導器辨識度非常高,全鋁材質,不僅有非常好的裝飾效果,同時也保護瞭高音單元,還能提升高音振膜的聲學耦合。
換個角度看一下,確實有一種精巧別致的美感。
外圈的橡膠邊不同於普通的光滑U型橡膠邊,采用瞭導流槽設計,聲波擴散更平滑。
接口面板位於背面下方,主副音箱的接口規模不同,這個後面再說:
音箱的細節和做工方面感覺沒什麼好挑剔的,就連散熱片也是藝術感十足,與後方曲面障版的銜接還對應瞭波紋。
擺放方式上可選擇桌面擺放也可以搭配落地腳架:
音箱底部有四個穩固的防滑腳墊,再加上自重20斤壓著,基本可以用紋絲不動來形容。如果電視是掛墻的,或者電視櫃足夠長,直接擺放在桌面上其實也挺好看的。
桌面擺放效果,整體展示一下:
但因為我的電視櫃不長,放個電視之後兩邊的空間冗餘比較小,另外還有遊戲設備要放置,於是就決定采用腳架擺放:
腳架的上下底盤都是鋼制的,中間用鋁管連接,單隻腳架的重量約為10斤。同時每款不同顏色的音箱都有相同色的腳架可以選配,所以不用擔心顏色搭配的問題,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混搭,至於好不好看就看個人審美瞭。
底座支架采用瞭錐形特殊設計,能起到減震的作用,包裝裡附贈瞭墊片,如果像我一樣是實木地板的,建議使用墊片來保護下地板,如果地面是大理石或者地毯之類的,就可以無需墊片直接擺放。
音箱與底盤之間有四個固定位,用包裝內附贈的螺絲和工具就能連接,操作沒什麼難度,對準就好瞭。
因為是有源音箱,所以主副音箱都是需要接電源的,這個需要註意下,支架安裝後總高度在96cm,高度適中,個人聽感舒適,視覺上也沒有壓迫感。
同時支架的後方有集線槽設計,線材可穿入後從底盤下方拉出,方便整理:
黑科技解析:
--MAT吸音技術:
MAT是KEF聲學工程中的革命性技術,KEF也是首個在揚聲器中使用瞭超材料的品牌,從下圖可以看到其結構如同迷宮般復雜,可以消除單元後部所產生的的不必要的雜音。相對於普通揚聲器的吸音率隻有60%,MAT可以吸收99%的單元後部雜音。
從下圖可以看到揚聲器內部復雜的結構,MAT超材料吸音結構就位於整個結構的最後方。雜音進入這“超材料迷宮”後,就被瓦解吸收瞭,從而有效地減少瞭失真和幹擾,大大提升瞭音質的純凈度。
--Uni-Q同軸共點技術:
Uni-Q同軸共點技術是KEF的標志性技術,也是KEF音箱聲音更純凈,失真更少的主要原因。
這裡簡單解釋下:普通揚聲器的高頻驅動單元和中頻驅動單元是分開的,這樣中頻和高頻之間會產生相互幹擾,影響音色的純凈度。
而KEF揚聲器搭載的Uni-Q同軸共點單元是把中高音糅合到一起的,從同一位置發出,聲波之間沒有幹擾,聲音自然就更加純凈瞭。
靈魂畫手作圖一張,幫助理解:
或者各位也可以把上圖想象成水波紋,我們往平靜的水面扔一塊石頭,激起的水波紋都是同心圓,水紋清晰互不幹擾。但如果同時扔入兩塊石頭,則水紋就是相互幹擾,應用到聲音上也是一樣的道理。Uni-Q同軸共點技術也保證瞭不同頻率的聲音可以同時抵達我們的雙耳,使實時同步變得更加精準。
同時,因為Uni-Q技術的使用,也打破瞭所謂的“皇帝位”概念,最佳聆聽位置不再隻是正中間的那個,兩邊的傢人和好友一樣可以享受最佳的音質。下圖來自KEF某款產品的詳情頁,因為一看就能直觀理解,我就直接拿來用瞭:
接下來看看音箱背部的連接方式:
下圖是主音箱的背面接口圖:
KEF LS50 Wireless II 可以采用無線連接的方式,通過串流或者藍牙來播放視頻,也可以通過背板上豐富的接口來連接不同設備:
--通過單條HDMI線纜將音箱TV接口與電視端的eARC HDMI相連
--通過OPTICAL數字光纖音頻線纜或者同軸COAX來連接不同數字信號源
--通過AUX端口(3.5mm模擬線)連接任何模擬音源
--通過SUB接口連接超低音設備
副音箱的接口面板就要簡單不少:
TO P/S是主副音箱的有線連接接口,SUB口則與主音箱相同,可連接超低音設備,看瞭下官方介紹,日後有可能會升級為立體聲超低音輸入。
這部分最後來看下音箱的主要參數,給感興趣的同學做下參考,圖片源於產品官方詳情頁,我截取瞭主要部分:
使用體驗:
音箱的連接&操控:
很多人覺得藍牙音箱用起來很簡單,但對於這種專業音箱就會有顧慮,覺得用起來會很麻煩。其實KEF LS50 Wireless II也是可以極簡化使用的,如果隻是當做無線HIFI來聽音樂的話,完全可以隻接電源線,左右音箱間會自動配對,做到最簡化佈置,就不會有傳統音響系統後面一大推線的困擾瞭。位置擺放好的話,正面甚至可以看不到線材。
不過個人覺得這個價位的音箱不用有線連接還是會有些可惜,畢竟無線連接下采樣是96kHZ /24bit,而有線連接後采用可達192kHZ /24bit,音質提升會更好。包裝內提供瞭揚聲器連接線,我們隻需在主副音箱上接上即可,也就是下圖的這種連接方式:
走線上並不復雜,從電視櫃後方穿過去存在感還是很低的,當然如果有提前墻內佈線的話,視覺上自然就更隱形瞭。
使用的時候建議下載一個KEF Connect app,可以進行日常的設置,安卓版本的可以在KEF官方網站找到下載地址。我之前看評價都說app隻有英文版本的,不過我下載下來發現已經更新到簡中瞭。
通過app我們不僅可以操控音箱,還可以設置自己喜歡的EQ方案:
當然也包括對於音箱的基礎設置,包括喚醒源,待機時間,主副音箱位置反轉等,app中文界面友好,操作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音箱的操控可以通過三種途徑,除瞭易用的app操控外,主音箱頂部也有面板可供使用,點觸操控即可。如果傢中有孩子或者寵物的,也可以在app上設置鎖定頂部面板,這樣就不會被誤觸瞭。
另外一種則是使用音響自帶的遙控器,純黑色的遙控器質感不錯,與電視機遙控放在一起也沒有什麼違和感,不過實際使用中我個人用到遙控的概率並不大。
音樂播放體驗:
音頻規格方面,LS50 Wireless II最高支持24bit/384kHz,還能播放MQA和DSD256的音頻文件,同時支持各種無線串流功能,包括AirPlay2 ,Google Chromecast,UPnP,Bluetooth 4.2。比起上一代商品,全新設計的W2無線平臺能支持更多的流媒體服務。
我在實際使用中用的最多的還是QQ音樂的QPLAY功能,主要是因為方便且曲庫比較適合國人。可以直接播放系統推薦的歌單,也可以自建歌單。畢竟對於時下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手機就是主要甚至唯一的音源,且流媒體應該就是未來的主要趨勢。
播放時選擇設備投放,再選擇音箱即可。Qplay的連接方式不占用手機資源,投放後音頻直接從網絡獲取,手機後臺即便將QQ音樂關閉也可以繼續聆聽。
不得不說在線流媒體的音質是越來越好瞭,QQ音樂平臺上的SQ無損音樂帶給我的體驗已經讓我很滿足瞭。
我先試瞭一首陳粒的《小半》,這首歌前後對比相當明顯,前半段伴奏很淺,簡單的吉他和弦搭配女生的吟唱,女聲音色顯得飽滿又幹凈,且通透感特別明顯。後半段伴奏明顯加強,鼓點和弦樂齊飛,整體聽感也不會雜亂,低頻延展下潛和人聲之間沒有幹擾,整個聽感上整首歌的輪廓清晰,表現不俗。
接下來聽瞭一首王晰的《哭砂》,王晰的低音很有特色,搭配簡單的鋼琴伴奏,前半段娓娓道來,聽感低而不悶,每一句歌詞的尾音和氣聲的處理還原得非常細膩,簡單的老歌旋律也能讓人輕松聽出韻味。後半段的弦樂起來後,整首歌的張力一下子拉開瞭,動靜銜接自然順暢,更是烘托出瞭歌者低音的獨特質感。整首歌基本都遊走在中低頻,其實對於音箱的考驗還是挺大的,很容易變得沉悶沒有層次,但LS50 Wireless II的表現就很好,或許是因為MAT吸音技術抵消瞭箱體內頻段間的互擾,保持瞭聲音的純正自然吧。
電影播放體驗:
KEF LS50 Wireless II比起上一代商品,新增瞭HDMI eARC端口,可以通過一根HDMI線直接與電視連接,從而將電視的音頻訊號傳輸到音箱。同時通過這一功能,可以將外接到電視的其他設備的音頻也傳輸到音箱,比如遊戲機,藍光播放機等等,從而大大簡化瞭連接方式。
當然,前提是你使用的電視機具有eARC端口功能。(我使用的電視是索尼的65X9500H)
將HDMI線接入音箱的TV端口,另一端則接入平板電視的eARC口,連接就輕松地完成瞭。這裡需要註意的是這一端口在主音箱上,所以可以將主音箱放在靠近電視接口的一邊,音箱默認是右邊為主,左邊為副,調整位置的話可以在app上實現。
我的電視接口在左邊,所以我就把主音箱設置為瞭左邊,從下圖可以看到,連接完成後,主音箱背後會有兩條線纜,一條是主副音箱的連接線,另一條則是連接電視的HDMI。而其他設備,包括右邊的遊戲機,隻需要直接與電視連接就可以瞭,無需通過功放也無需連接音箱,易用性還是很強的。
如今,線上流媒體電影已經是普通傢庭日常觀影的主要方式瞭,國內各種流媒體平臺,包括我們熟知的優酷,騰訊,愛奇藝,都有相對應的大電視版本,國外流媒體包括Netflix,HBO,Disney+等等也都提供瞭相當有質量的影音內容。
同時因為高速網絡的普及,4K內容也已經可以通過流媒體播放瞭,相對應的,音質上的提高也是顯而易見的。KEF LS50 Wireless II對於流媒體音頻的支持相當不錯,比如在NETFLIX上觀看4K影片時,高比特率的音頻帶來的觀影提升相當明顯,大大提高瞭我在觀影時的沉浸感。當然,如果追求更極致的觀影體驗,也可以考慮再單獨增配一個超重低音炮。
國內線上流媒體的體驗也相當不錯,比如優酷隻要是大屏會員,也可以觀看很多電影的4K版本。
最近剛上線的《熱帶往事》中有一幕是雷雨交加的天氣。轟鳴的雷聲,密集的雨點,通過音箱的烘托變得尤為真實,讓人一下就感覺身處影片中的潮濕悶熱的環境中,氛圍感滿分,KEF LS50 Wireless II的小體積所迸發出來的強勁能量也很讓人印象深刻。
騰訊視頻電視大會員的影片素質也相當不錯,前不久的《八佰》相信大傢還記得,我特地又重溫瞭一遍,就是為瞭看看音箱對於戰爭片的演繹是否足夠震撼。
不得不說雖然是第二次觀看,但影片帶給我的感動依舊,當然這離不開好的聲音效果的烘托,槍林彈雨的洗禮,搏命廝殺時的嘶吼,讓觀影時的聽感一直處於真實緊繃的狀態。個人感覺觀影體驗除瞭屏幕小一些之外,並沒有過多的遜色於影院。
同時順便說一句,音箱與電視連接後,建議將電視設為第二喚醒源,這樣開關電視的時候,音箱的開關也是同步的,用起來就很方便瞭,同時音量的調整也可以直接通過電視遙控器來實現,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音箱遙控機基本很少用的原因瞭。
遊戲體驗:
KEF LS50 Wireless II的接入也大大提升瞭我的遊戲體驗,現在的遊戲大作基本都制作精良,除瞭絢麗逼真的畫面,音效方面很多時候都不輸大片。
比如下圖的《審判之眼:死神的遺言》,我們可以操縱男神木村拓哉在東京的街頭遊歷冒險,ps5的升級版本不僅畫面更精美瞭,聲音方面也可以用細致來形容。
在街頭行走的時候,環境音相當逼真有代入感,下圖左邊是一間酒吧,木村走過的時候,能明顯聽到左邊酒吧的轟鳴,而左邊則是安靜的街道和行人,聲音的對比強烈又有層次感,這是之前使用電視自帶揚聲器所無法體會到的,可以說給遊戲體驗加分不少。
好音箱對於音樂類遊戲的加成更是相當明顯,switch上的《舞力全開》是我休閑運動的主要方式,晚上跳幾首出出汗,能有效緩解發福焦慮。
遊戲中的音源解析度如何我不知道,但前後對比之巨大還是很讓人驚喜的,音樂的質感一下上升瞭好幾個檔次,通透的旋律和厚重的節奏,讓人跳舞的時候也更投入瞭,我想卡路裡的消耗應該也多瞭那麼一點吧。
總結:
KEF LS50 Wireless II的整體音質表現還是符合我的預期的,得益於MAT吸音技術和Uni-Q同軸共點技術的加成,音質表現細膩流暢。中、高、低音之間相輔相成,中高音通透,低音渾厚,細節表現優秀。
對於傢庭用戶來說,簡單的無線連接或者HDMI eARC回傳大大簡化瞭使用體驗,告別繁復的佈線,輕松就能構建起傢庭影音系統。同時用手機即可簡單操控加上全面的流媒體支持,無論是聽音樂,煲劇,打遊戲,甚至看綜藝等等,都能得到足夠優秀的音質回饋。
如果追求更極致的低音效果,也可通過音箱預留端口,加配重低音音箱(KEF KC62),輕松組建2.1聲道傢庭影院。同時音箱本身精致又有質感的四色外觀,也能完美適配不同的裝修風格。
如果你想便捷地享受到高品質的純凈音色,那這款音箱應該能滿足你的需求。
我是海綿菌,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個贊再走,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