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在進行電腦問題處理時,除瞭需要掌握一定的原理知識,具備一定的邏輯分析、檢修能力和故障處理經驗外,還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下面介紹一些電腦故障維修的通用法則。
01 先軟件後硬件
簡而言之,軟件就是通過屏幕看到的畫面上運行的那些東西,硬件是通過手可以實實在在摸到的東西,用人類類比,好比人的思想是軟件,人的腦袋,四肢、人體是硬件,電腦發生故障分為軟件問題和硬件問題。
當電腦發生故障而且不能判斷是軟件問題還是硬件問題時,應該先檢查有關軟件是否正常,排除軟件故障的可能後再檢查硬件。因為如果軟件故障未排除,即使硬件故障已經排除瞭,電腦也不能正常工作。
提示:由於處理軟件故障比硬件故障更容易,因此電腦出現故障時,不要急於動手檢查硬件,而要先從軟件上來查找故障原因,如註冊表文件損壞、CMOS參數設置不當、病毒破壞瞭硬盤主引導扇區等。通過檢測軟件或工具軟件排除軟件方面的故障,如果不能解決,再來檢查硬件方面的故障。不要一開始就盲目拆卸硬件,以免走彎路。
通常的軟件處理包括體檢、優化、清理、殺毒,重新安裝軟件、重新安裝系統,軟件問題排除完後才往硬件故障方面考慮,當然如果有很明顯的硬件故障則不適用此條。
02 先外設後主機
先外後內是指檢修故障時應遵循先從外設找故障,再從主機找故障,從大設備到小設備,逐步縮小查找范圍的原則,最終找到故障點。
當故障現象涉及到電腦正在使用的外部設備時,應該先檢查外設是否正常,然後再檢查主機內與之有關的硬件與軟件是否正常。由於外設原因引發的故障往往比較容易發現和排除,因此根據系統報錯信息進行檢修,先確定故障發生的大體配件,如打印機、鍵盤、視頻、音箱、數據線等是否存在故障,然後查看電源的插放、信號線的連接是否正確,最後再來考慮主機,甚至把故障原因定位在某些設備上,然後再進行故障處理。例如,打印文檔時打印機意外中止,那麼首先應該檢查打印機的各個部分是否正常,然後再檢查其與主機的連接、主機的接口,最後檢查找打印機的驅動程序和打印文檔的軟件。還有顯示器的黑屏問題,我們也是首先排查顯示器最後才考慮顯卡問題。
03 先簡單後復雜
在排除故障時,要先排除那些簡單且容易排除的故障,然後再去排除那些困難的不好解決的故障。因為在排除簡單的故障的同時,或許也影響到將要解決的困難的故障,使不好解決的故障也變得很好解決。另外,如果在排除簡單的故障中得到啟示,對排除困難的故障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就比較容易解決瞭。對於像電路焊接等需要一定的電子維修基礎的操作,就不要貿然動手,最好送修。
簡單的事情一方面是指觀察,另一方面是指簡捷的環境。
觀察包括以下各項內容:
(1)電腦周圍的情況——位置、電源、連接、其他設備、溫度與濕度等。
(2)電腦所表現的現象、顯示的內容及它們與正常情況下的異同。
(3)電腦內部的情況——灰塵、連接、器件的顏色、部件的形狀、指示燈的狀態等。
(4)電腦的軟硬件配置——安裝瞭何種硬件,資源的使用情況,使用的是何種操作系統,其上又安裝瞭何種應用軟件,軟件是否為註冊版本,硬件的設置驅動程序版本等。
簡捷的環境包括:
(1)最小系統:軟件層面的最小系統基本上就是安全模式,硬件層面的最小系統是主板+cpu+內存。
(2)基本的運行部件/軟件和被懷疑有故障的部件/軟件。
(3)在一個幹凈的系統中,添加用戶的應用(硬件、軟件)來進行分析判斷。
04 先一般後特殊
在分析一個故障原因時,開始要盡量考慮最普通、最一般的可能,排除這些後再考慮一些不太常見、可能性不大的故障原因。
例如初步判斷是某個擴展卡出現故障,應先檢查板卡的插接、連線情況和工作溫度等普通原因,然後再檢查板卡的芯片是否被氧化、電路是否被損壞。例如掃描儀不正常工作瞭,先檢查一下電源接線是否松動,或者換一條數據傳送線,也許問題就迎刃而解瞭。如果不行,再考慮其他一些特殊的故障原因。
05 先電源後部件
電源是電腦能否正常工作的關鍵,電源電壓不正常、不穩定,主機電源的功率不能負載各部件的正常運行等都會導致各種故障的發生。因此應該首先檢查電源部分,排除電源故障之後再考慮其他部件。
06 先清潔後檢修
在檢查電腦內部的各個部件時,首先要觀察機內是否清潔,如果發現機內各元器件、引線及金手指之間有塵土、污物、焊油等,應先予以清除,再進行檢修,這樣既可減少故障的發生率,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實證明,相當部分的故障都與灰塵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清理掉污垢後會使維修更明瞭。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上的灰塵清理幹凈後,若排除瞭由灰塵引起故障的可能性後,便可以重點對其部件進行其他方面的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