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寫瞭優派Q10全網首測,因為當時機器剛剛到手所以沒弄好,而且機器到手瞭,後續的支架等一堆東西也沒到,所以無法詳細說明,又過瞭一個星期,我終於把支架和走線調整好瞭,中間還是幾經曲折,不禁感慨一下,真的要佈置好完全適合自己傢的投影系統真的好難,這期間也有很多網友詢問我其他的方案,這篇裡面也順帶說明一下
投影大傢庭影院要點:
1不要看圖說色彩,都壓縮過,之前的文也詳細說明瞭,這點毫無意義,在意色彩請現場看或者看其他測評,我這裡現在墻沒刷好左下角的灰色你們可以無視,下次刷好漆在對比畫面,這次拍隻是顯示這個尺寸大小其他的都等投影漆刷好下篇再說,
2,投影的選購核心,我把之前萬字長文的濃縮一下:在你預算內,能投最大的,然後找最亮的。這普遍都是適用,除瞭某些要求色彩啊,0.74芯片的,都到那種地步的請自行選擇,你也別來說服我XXX怎麼好,投影這個東西每個人需求不同,適合才是最重要
3,我個人認為投影的核心就是廉價的大屏幕方案,從10年前我DIY的時候起,那時候電視43寸已經是超大,但投影能用一半價錢弄出100寸,當然亮度肯定是慘,然後到瞭10年後我覺得依然如此,就算放大到電影院也是如此,IMAX的大小要是做液晶屏幕的成本是天價,並且後期維護啊,亮點啊壞點,所以投影的核心我認為就是“大”
4,選投影還是選電視,基於第二條和第三條的原則,我覺得100寸這位置還是紅米98吧真的86寸也很香,電視是一個非常簡單,裝上去就行的,並且畫面亮度,色彩都要優於電視,就算紅米98在電視中不算太好,這大小依然足夠吸引,例如某些激光電視配100寸屏幕4W,亮度是350nit,紅米這個98是2W,500nit。(又要被人說推米傢的瞭但其他傢沒做這麼大啊,你非要去買校長同款那個SONY Z9D,50W就當我沒說吧)我認為投影120寸和150寸是現在性價比比較好的,因為幕佈的規格配套成熟
但還有一種100寸以下還是選投影的方案是,廉價,微投,最近2年,微投這方面都做的不錯,紅米98是2W,那低於這個成本打造,還是有性價比的,例如5K左右投影機配上幕佈或者直接白墻,而且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更新換代,並且好移動,特別適合出租使用,你可以帶走,98寸電視一裝沒5年或者不用壞肯定不換.
5,傳統投影還是激光電視,雖然激光電視有電視2個字,你可以完全無視,就當成普通超短焦來選就有答案,激光電視的投射比大部分都是0.23左右,這個選擇看你傢的高度和觀影距離決定。就是對比其他的投射比,那個能投到最大畫面,是激光電視能就選激光電視,傳統投影可以就選傳統的,然後找亮度高的。
另外註意的就是傳統投影對的配對幕佈便宜一些,激光電視的抗光幕比較貴,這點我之後會有7種幕佈與投影漆,2臺機器對比,因為我買瞭2.0增益的投影漆,但現在還沒刷好。
這些皆為補充詳細的選購請看之前的萬字長文,還是那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傢的大小和空間,我很難把握,雖然有些網友已經把平面圖也發我,但這個是立體的,那些平面圖是俯視角度參考真不大,側面圖和正面圖比較重要,所以如果你是在還沒搞清楚,可以按照我下面的流程走,自己也畫好圖,我可以幫手參考
另外我還看見一些方案,特別那些什麼豪宅方案,投影機7K或者1W,接個5K播放器,3k幕佈120寸2800,音響6K,走線3k,人工6K,3w一套下來投影機就占7k.....
正題開始:我的第六套方案
優派Q10 吊投,加2.0增益投影漆,HDMI接電腦與Switch,
投影機7500,支架59,線材約150,燈帶99,電腦自帶舊的沒算
另外墻 投影漆8L 1500(刷15平方幕佈要3K-8K多,並且增益低於這個),噴漆機700 補墻膏50
接下來一步步走,真的裝個投影太多要註意的瞭,建議仔細看,少走彎路。
先上草稿圖這是我之前測量的,建議大傢弄之前也先畫好量好,
然後有人就說這就搞完瞭,理論上是的,然後現實上我就被打臉的飛起,
首先機器到手我放地上大概距離調整位置,
支架到手瞭,裝天花,調節,這裡有2個血的教訓,
1,一定要檢查好支架再裝,這支架的高低調節居然直接掉下來瞭,差點機器砸下來,我以為肯定是有扣的不會掉的,跑去問客服,客服說是有扣的就是這個剛好沖壓的時候沒做好扣子松瞭 給我補寄。我真的不是我手穩,直接機器就摔個粉碎
2,這側投是真的爛的吐血,我覺得完全可以說是不符合宣傳,我去問客服也沒給出能這樣側投選的是什麼數據,因為我一直都不喜歡用側投,這是有損失畫質的,損失多少是看的側投瞭多少角度,我不知道其他機的側投設置是怎樣,這臺機居然是40級,然後隻有水平和垂直,並且我明明調水平垂直也跟著稍微動,我是死活都調不正畫面
然後逼於無奈重新量瞭一遍,這次非常精確,側投1格都沒調整,直接正中,並且因為這是0.8焦距,我放大的畫面又是極度的大,隻要動1格側投,那畫面變形都歪的不知道哪裡去瞭,完全是無法使用,
側投要那種4面調或者8點校正的比較好,這個就2個方向真的頂不住
然後我下面還好剛好有個黑色的踢腳線,這畫面其實上面的完全平整,然後下面右邊會比左邊稍微歪瞭3CM,但踢腳線黑色不上色基本上算修正瞭,反正看視頻的時候不會感覺歪,而且我也沒法調整瞭。
另外我吊投,這頂部的天花板,本來這是中空的土建加建的,水泥板巨硬,打4個孔我基本就是吐血,因為位置不對,再打4個手都要斷瞭。大寫的慘。
位置搞好瞭固定好瞭,然後問題就是走線瞭,因為我之前是激光電視+電動平臺,直接都放前面就行,這裡天花要走線是真的沒預留,反而對面的預留瞭插座想留在電動幕佈的,結果沒用上。
這筒燈這裡取電呢,又會被燈的開關影響。沒預留就隻能就近插座取電,然後我寫到瞭空調插座的16A口,買瞭個公牛的16A轉16A+10A ,無線的排插,和另外的3米線,直接走筒燈那邊過,
這裡也是費瞭九牛二虎之力,因為筒燈很小,當時沒預留大的,手伸不進去,隻能用竹竿慢慢帶著線過去,一格格的傳過去,還得下去又移動梯子。沒2個梯子真的難弄我傢層高又高。
然後終於穿出來瞭接上排插,這個公牛的寫的非常明確的,正常都不會接錯,實在不會呢就叫人弄吧,畢竟還是電器的東西。
好瞭電也有瞭,接下來就是視頻輸出的Hdmi線瞭,其實這個是自帶系統的,直接看片可以什麼都不弄,接上WIFI就行。但我要接switch,走線真的好難看,後面找到瞭這個扁平的白色線,加上這個透明雙面膠真的好用,挺牢固的,而且拆卸基本不傷墻。
接好瞭,終於可以爽瞭?然而噩夢才開始。。。。。
先說一下關於播放器,現在自帶的這些系統啊,確實方便,但在線看的片源那種所謂1080高清真的慘,並且因為我放這麼大之後更加慘,所以我一般都是本地播放,那首選當然是KODI瞭,真的好用,我之前峰米MAX也一直用這個,但其實我是有配電腦播放的,有時候KODI會卡播放大文件的時候某些碼率是真的頂不住。而我一個高清愛好者,傢裡60T硬盤,加上網盤200T的東西還是喜歡直接開PC播放器
我就拿出舊電腦接上去,這裡就有個問題瞭,HDMI就一條,再整一條挺醜的,我有其他長線但黑色的在墻上不好看,我決定買一個分線器,直接切換不美滋滋嗎,看瞭一下這30塊錢的,還支持4K 60赫茲呢,
接上後真好看,真的佩服我的小天才,這觸摸切換,數字顯示又有科技感。
然後真是無巧不成書,這剛好,那備用機太久沒開機瞭,我測試瞭一下主板有問題,畢竟修瞭多年電腦,這簡單啊,換主板唄,我懶得去折騰瞭,這折騰支架和墻壁的事情已經弄的我一個星期瞭。換主板簡單嘛,
直接買瞭換上,開機裝系統一氣呵成,然後裝驅動,顯卡驅動1裝,直接無信號黑屏....我當時是真的黑人問號臉,
啥顯卡問題?主板問題?我剛剛裝系統沒事啊,進安全模式刪除驅動再開機,沒事,裝驅動又黑屏,系統問題?驅動問題?因為我裝的是WIN10的2016長期服務器版,提交小,方便好用,之前的NAS我都裝這個。
再裝瞭2遍其他系統測試,我真的蒙瞭,最後我發現瞭,我吐血瞭,這個問題是這個轉換器!!!!隻要分辨率是4K就黑屏!!!說好的4K60赫茲呢???然後我換瞭一個線短點的,是閃屏,它也不是完全不支持4K嘛,我真的浪費瞭一天整系統和驅動!!最後居然是這個HDMI 1分2的轉換不行!!!退貨有什麼用啊,精神損失費呢!!!
最後我又買瞭一條5米白色的HDMI,疊在一起。。。血的教訓啊,真的不敢碰其他轉換的瞭,
好瞭然後還整瞭一個飛利浦燈帶1米的,因為這個Q10的亮度真的有點慘,全黑看還是可以,但我喜歡有一點燈,我以前的峰米的亮度4500ANSI,我開的是沙發上面這排筒燈,或者大燈調黃色,影響不大,這臺2050ansi影響太大瞭,那筒燈又不能調亮度,所以加瞭燈帶,這個也是米傢APP控制無縫調光,另外當時還看瞭易來的燈帶,一個5米,一個2米的款,就是感覺現在的LED太亮瞭,1米調最亮都已經刺眼,我就要一點環境光就行,所以選擇瞭1米
這個是USB接口而且全帶背膠,貼合就行,剛好接口插投影機取電就行。
好瞭,電接好,HDMI線搞好,燈搞好,電腦搞好,剩下的就是音箱。這臺Q10一個主打設置就是JBL的音箱,音質還是不錯的,我對音質追求不大,但看電影少瞭低音,但他這裡有個非常之傻的設計,無論你接有線音箱,還是藍牙音箱,隻能在自帶音箱和外置音箱,2選一發聲,就是你接其他音箱,這個自帶的JBL就廢瞭。問客服回答也是無解的
這點峰米和小米的方案就很好,他們的各自是出瞭一款配套音箱,可以共同發聲並且組成環繞,接的是USB的無線,比起藍牙,這種自帶接收器的無線音箱走的是自己的特定頻道更加穩,延時小,我是比較傾向於這種,
有線太麻煩瞭實在搞不起,藍牙1拖多容易頓卡失真,
另外這機啊從系統,到側投到各種設置我個人覺得都帶著一種很急促做的很一般,特別那個遙控手感真的差的飛起,還經常按瞭沒反應,就算選項上有藍牙遙控配對,我都懷疑不是藍牙是紅外的
那唯一能使用這內置的JBL和外放同時發聲的方案就隻有PC端,Potplay播放器是可以設置次聲音輸出的,主聲音輸出為USB音箱,次輸出選HDMI的就可以同時發聲,而且POT裝瞭LAV解碼後,比起直接安卓用KODI播放同一片源要好,PC也能直接控制HDR調節,和3D播放 所以我還是必須用WIN10做播放器
我現在電腦接的就是之前峰米留下的音箱,單獨售價1600,感覺音質不錯,挺喜歡這低音的。
當然畢竟萬元以下聽個響,音質方面純粹個人體驗,無法量化,我之前是有一套JBL的1W帶K歌的,太大瞭不想放所以沒用瞭,也比較吵,開大聲不如直接藍牙耳機索尼1000XM,這套小巧的蜂米的我就留下瞭,可惜就是直接插Q10的USB上面是無反應的,不支持這個驅動,
想在這些第三方安卓上裝USB驅動真的難,而且這個音箱的USB也沒放出驅動,直接接電腦倒是自動裝瞭驅動瞭,提取再轉裝基本不用想,Q10刷第三方系統,例如小米的或者蜂米的或許可行性比較大,或許小米的盒子自帶這個蜂米USB音箱的驅動(算瞭都是想一下不現實要整這個工程量太大,我墻都沒刷好,所以還是直接用電腦播放多好接套無線鍵鼠就行。WIN10真的好,無論做NAS,播放器我都選這個,從來不考慮什麼其他安卓盒子,並且這個機器是支持3D的,我不知道其他盒子能播3D片源嗎?我就知道電腦播肯定可以而且得顯卡給力。
順帶我全屋智能,之前都是米傢或者峰米的能直接小愛啟動,而且之前他們都有個比較好的功能HDMI的設備開啟檢測到的話機器也自動開啟,我之前是直接讓小愛開電腦,然後投影機檢測到電腦自動打開,然後那個電動平臺檢測到投影機打開也自動打開,希望Q10系統真的要改進一下
這款我用瞭小愛的萬能遙控板,模擬瞭遙控,
電腦也裝瞭第三方開機卡,可以小愛控制開關機,然後設定智能:
影院模式(包活,開投影機,開燈帶柔光模式,開客廳電腦,關閉1樓的其他燈)
關閉影院(關投影,關燈帶,關客廳電腦) 也把智能設定到一個小無線開關上可以一鍵開啟影院模式
好瞭這樣整套方案就算搞完一半瞭!!
是的還有一半是對面墻壁的,我準備刷投影漆2.0增益,還有7種幕佈,對比,下篇再說,現在剛剛補好這個之前是插座的地方,補起來磨平,
本來還想開槽把網線留出來,接白色的扁平線的,後面發現mesh這個走無線也還行,就沒留瞭。全部封閉磨平
打磨這個差點懷疑人生,全屋白灰,
另外這投影漆又是特殊 不能滾刷,噴塗,還得用好的噴塗機,普通的噴不瞭,所以你們看見墻壁上那些是沒噴好的底漆,等機器到瞭重新噴一下覆蓋就行不影響
全部自己弄的確挺多麻煩的還好我工具多
關於這個雙音頻輸出還有用WIN10做播放器,網絡搭配等還是有很多細節,下次開篇再說,太長瞭。
總結
另外很多人問我701,748,和這Q10對比怎麼樣,這3臺機機器重點就是投射比完全不同,如果能達到你距離足夠能投到你想要的尺寸的情況下,701性價比最好,不夠就748,再不夠例如我,就隻能選Q10。實屬無奈
這機器缺點挺多的,但0.8短焦,235寸!15平方的畫面可以蓋過一切缺點,亮度等我投影漆的增益再補點應該完美
另外這個機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他的亮度調節,不用返回主頁,是每個視頻裡面按設置可以調整,特別是看動畫和看真人電影完全需要2套調節方案,下期展開慢慢說
本篇的圖拍的很差,因為投影漆沒整好沒怎麼拍,等下篇漆整好瞭,高清測試一篇,而且換瞭位置很多要調整的
極限選擇大,的確丟棄瞭不少色彩,僅供參考不建議模仿,各自選擇自己適合的
有任何問題請提問,知無不言!謝謝點贊打賞~文太長看不完建議先收藏~下次再見,我是 一隻有趣的INTJ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