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太多的數碼博主瘋狂吹捧新iPad Pro的屏幕,結果當不少消費者收到首發購買的新款iPad Pro後直呼“品控翻車”。
有的說屏幕邊緣發綠發暗,有的說黑色背景下顯示區域光暈嚴重,還有的直接發現屏幕有壞點。總之iPad Pro的屏幕和各種自媒體口中的“最好屏幕”相去甚遠,難道蘋果的品控出問題瞭?
很難說是品控問題!因為這是MiniLED技術本身的缺陷。
隻要清楚Mini LED的工作原理這些問題都能找到答案。
換瞭背光技術,但仍然是LCD屏幕
傳統的LCD屏幕就是用屏幕背後的LED燈珠照亮顯色層從而顯示內容,而Mini LED可以理解為終極版的LCD,即使做到上千個分區背光,它也隻是區域背光。以前LCD隻有少數背光燈泡,現在把這個燈泡做得很小,使得平板大小的屏幕可以塞進去上萬個燈泡,並且能單獨控制每個燈泡的明暗/開關,這就是Mini LED。
例如iPad Pro 12.9塞進去瞭一萬多個燈泡,四個燈泡組成一個背光分區,所以有2500多個可控的調光分區。
但是分區背光仍然和單像素發光差距很大
首先iPad Pro的背光燈珠並非是平直排列的,而是交錯排列,這就導致瞭屏幕邊緣的燈珠存在間隔,因此導致瞭暗角的出現。iPad Pro12.9寸的屏幕邊緣有一圈明顯的暗線,影響瞭觀感。
邊緣背光燈珠交錯排佈
屏幕邊緣暗線
第二,雖然Mini LED的一些參數看起來好像達到瞭頂級OLED水平,比如對比度和峰值亮度,但是因為燈泡還不夠小、數量還不夠多,屏幕像素的數量仍然遠大於燈泡數量,實現不瞭單像素自發光的特性,自然也就無法避免LCD屏幕的一些問題。比如黑色背景下的顯示光暈、屏幕暗角(背光顯示不均勻)等。
解決問題得靠Micro LED
隻有當燈泡做到足夠小,小到一個燈泡對應一個像素點的時候,有多少個像素點就有多少個燈泡,從而實現單像素發光,這些屏幕顯示的問題才得以避免。
如此小的LED背光燈珠仍然是當前的技術難點,這種超小尺寸的LED稱為Micro LED。
所以要解決這些屏幕顯示的問題,靠提升品控是絕對不行的,即使是蘋果也必然會栽在技術本身的劣勢上。並且硬件的問題也無法靠軟件優化,隻能稍許改善。
LED背光仍然是最優解,OLED 壽命堪憂。
LED背光燈珠采用的是無機發光材料,壽命相比OLED的有機發光材料大幅延長,這也是為什麼iPad Pro可以做到長時間高亮度顯示,其全屏亮度高達1000nit,峰值亮度高達1600nit,這樣的亮度在大面積的屏幕上是OLED 難以實現的,不僅功耗控制困難,也更容易出現燒屏、壞點等諸多問題。
使用無機發光材料實現更小的分區,直到單像素發光,這就是當前屏幕的完美解決方案,兼顧瞭顯示效果和顯示壽命。但是當前Micro LED技術仍然面臨著成本大、功耗高、線路復雜、發熱難以控制等諸多問題,因此要實現該技術硬件的大規模量產還需要時間。
Mini LED說到底隻是一個過渡方案,對比目前的OLED技術也各有優劣。相比之下三星Tab S7+的2K 120Hz LTPO屏幕仍然是平板世界裡顯示效果最好的,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