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美國的“制裁”後遺癥,榮耀市場份額也從原來最高點的17%,一度滑落至3%。
獨立至今好不容易開始慢慢恢復芯片和零件的采購,市場份額也重新提升至8%。
曾經驕傲的介紹麒麟芯片
為什麼說榮耀失去瞭獨特?曾經的發佈會滿屏麒麟,如今隻能滿屏高通…
滿屏高通標識
脫離華為也是脫離自主核心技術開發,所以就可以避開制裁;因為沒有麒麟,也不能再與華為技術有牽連,往後手機使用高通驍龍、聯發科天璣,筆記本使用英特爾、AMD,操作系統是安卓和windows…
比劃著一把無形的槍
一切又恢復到原來的那份“平靜”裡,想想當初好不容易打響的搭載自研CPU,即將開創的鯤鵬電腦,好不容易熬到鴻蒙OS的來臨;
“已經沒有任何外在因素的負擔,可以全力以赴地去爭奪市場份額…”
沒錯,已經沒有制裁,沒有巴龍5G,有的是美國強勢打造的“乖寶寶”,可以全力去做一傢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傢,使用美國的零件,接受美國的技術授權,繳納“美國專利稅”,無形中就是等於“承諾不動搖美國核心利益”,然後去做他們允許的生意…
榮耀CEO趙明表示:當下Android依然是榮耀首選,但隨著未來發展不排除使用鴻蒙,坦言:“榮耀已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手機品牌,會根據行業發展適當的時候選擇不同的操作系統。”
話裡有無奈,美國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不管你的產品有多好,隻要不聽話就壓制你”,為生存榮耀隻能回到“美國流水線”,或許之後在國內市場可以使用鴻蒙系統,但美國的基礎硬件之上想要在國際市場使用鴻蒙估計很難,因為安卓背後的“老大”不會點頭的;
榮耀經歷過生死,可以很明確的看到“一傢科技公司的存亡決定權”是握在遠在彼岸的美國手裡,這是一種“悲傷”——原本系統升級作為原團隊成員在技術層面上更容易結合,但實際情況是:離華為最近卻將是離鴻蒙最遠…
(註:圖片來源網上分享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