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已經官宣瞭,6月2日將鴻蒙OS將正式轉正,面向普通消費者正式升級體驗,到時候華為的手機可以升級成鴻蒙瞭,同時華為還會帶來基於鴻蒙的WATCH 3系列智能手表。
對於一個新的操作系統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態,華為也向友商們拋出瞭橄欖枝,期待合作夥伴們一起來建設鴻蒙生態。
基於此,華為也給鴻蒙開發者們,提供瞭一開發板Hi3861,這也是華為的首款鴻蒙開發板。這顆Hi3861是32位芯片,最大頻率160MHz,內嵌352KB SRAM、288KB ROM、2MB Flash等,集成802.11b/g/n基帶和RF電路,支持鴻蒙系統。
有意思的是,這款開發板推出之後,老外經過測試之後,表示這顆Hi3861是華為首款基於RISC-V架構的芯片,當然,目前華為對於此事沒有回應,但在網絡上卻傳得很廣。
也有網友認為,基於RISC-V,再通過鴻蒙系統,華為意圖軟硬生態一起抓,形成一個完整的鴻蒙商業閉環。
我們知道,鴻蒙系統將打通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並且包括大量的物聯網設備,然後以統一的語言,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
而RISC-V被認為是繼x86、ARM之後的第三大CPU架構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它與ARM一樣,同樣是精簡指令集,但勝在完全開源。
所以國內眾多芯片廠商,已經投入瞭RISC-V的懷抱瞭,像阿裡不僅有相關芯片研制出,還推出瞭IP核給其它廠商使用,按照阿裡的說法,基於阿裡RISC-V架構的芯片,出貨量超20億顆瞭。
所以如果鴻蒙真的要大規模的覆蓋物聯網設備,還真的需要對RISC-V芯片進行支持,形成一個RISC-V+鴻蒙的軟硬生態。
任正非曾說:當我們占領歐洲、亞太、非洲後,形成自己的標準後,如果美國標準不與我們融合,我們也許去不瞭美國,那美國也進入不瞭我們的地盤。
未來如果鴻蒙+RISC-V芯片形成瞭一個強大的生態,形成瞭自己的標準,那麼反過來美國的廠商也不得不來融合華為的鴻蒙生態,相信網友們都是非常期待那麼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