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J.P. Morgan Global TMC Week活動中,英特爾 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確認,公司已經完成7nm Meteor Lake芯片的“Tape-in”。Tape-in在Tape-Out(流片)前,大概是IP模塊完成設計驗證階段。
基辛格坦言,經歷瞭10nm的磕磕絆絆,7nm已經完全走上正軌,我們擁抱EUV光刻,每天都有進展。
根據此前公佈的信息,Meteor Lake(流星湖)是英特爾第一代7nm客戶端處理器,計劃2023年開始出貨,7nm數據中心處理器Granite Rapids也會在同年交付。
而根據之前爆料的路線圖,Meteor Lake應該是對應第14代酷睿,而在此之前,英特爾還有據稱最早於今年年底推出的10nm的12代酷睿Alder Lake、預計會在明年推出的10nm的13代酷睿Raptor Lake。
此外基辛格還在演講中談到瞭英特爾未來的發展動向。
首先在技術上,基辛格表示英特爾會重返領導地位,他堅信英特爾在2024年就會實現與友商的技術均等,而且處理器也會恢復以往每年更新升級的頻率。
此外,現在全球芯片缺貨,供應受到限制,但在這方面英特爾也處於更好的競爭位置,英特爾將建設幾座新的晶圓廠,為產品需求的增長做好長期準備。
不僅是技術追平、產能有保障,英特爾還暗示要降價——基辛格認為在服務器CPU市場上,采用競爭性定價也是合適的,雖然會影響公司業績,但可以保住甚至增加市場份額。
而今年年底發佈的12代酷睿Alder Lake產品線非常豐富,在移動端就有M、P、S-BGA三大系列。
其中Alder Lake-P系列又分為三個子系列:
U15系列面向主流輕薄本,標準熱設計功耗TDP 15W(等同於PL1狀態),可調范圍12-20W,PL2狀態最大功耗釋放可以達到55W。
U28系列面向高性能輕薄本,TDP 28W,可下調至20W,最大釋放為64W。
H45系列面向遊戲本、輕薄全能本,TDP 45W,可下調至35W,最大釋放可達驚人的115W。
往下的Alder Lake-M系列包括兩個子系列:M5系列面向平板機,TDP 5W,可上調至7W,配置1大核+4小核+64/48EU;U9系列面向超輕薄本,TDP 9W,可上調至15W,配置2大核+8小核+96EU或者2小核+4大核+80EU。
往上的Alder Lake-S BGA系列面向移動工作站等,TDP 55W,可下調至45W,CPU部分滿血但是GPU部分閹割,配置8小核+8大核+32EU,也可能有4大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