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們,你有堅持跑步的習慣嗎,你開始跑步有多久瞭呢?當跑步有瞭一定基礎,想要進一步提升成績,你是不是會開始留意跑步裝備,這其中除瞭跑鞋,就不得不提智能運動手表瞭。
悅跑圈數據截圖
對於隻是單純的健康跑,利用手機下載的運動軟件基本能夠滿足需求瞭,市面上有三大主流運動APP:咕咚、悅跑圈和Keep,本人就是悅跑圈的忠實用戶,專註跑步領域,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功能,當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哈哈。但是,如果想要獲得更專業全面的跑步數據支持,尤其是重要的心率數據,就需要借助運動手表等專業設備瞭。
佳明245
在選購運動手表的時候,鑒於本人還是跑步小新階段,主要考慮基礎入門款,幾番篩選後,最後在三款手表上懸而未決—佳明Garmin245,高馳Coros pace2和華為Watch gt2e。根據網上信息的瞭解,佳明和高馳運動數據會更專業詳實,尤其是心率數據會更精確,當然,價格也會更高,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高馳 pace2
之所以最後會選擇華為,一大因素自然是價格,相比佳明245,便宜近一半,基本運動數據也都齊全,華為不像前兩款主打專業運動,同時還兼顧瞭生活日常應用,如刷公交卡、支付寶支付、門禁等,考慮到平時跑步經常不帶手機,可以方便跑後便利店補給,加上自己也是華為手機用戶,可以同步華為運動數據。至於心率問題,其實也還好,相信華為在這一塊會不斷更新優化,個人還是相信科技大廠的品牌背書。
我入手的這款是華為Watch gt2的運動款2e,比起前者偏重商務風格,這款走的是運動風格,砍掉瞭外放和打電話功能,不過在價格上讓利幾百塊大洋,誠意滿滿,反正我是很少用過那功能,何樂而不為,哈哈。
這款手表是今年4月15購入,至今近一個月,具體參數相信頭條和百度上有更專業的評測介紹,這裡就略過瞭,說說自己使用的主觀感受吧。
華為Watch gt2e采用表體與表帶一體化的設計,佩戴起來沒有瞭之前gt2的晃動感,我選購的是紅色多排TPU表帶,約50 g的重量也還好,佩戴起來很舒適,排汗效果比2好多瞭,畢竟主打運動,這點細節可圈可點。
說完外觀,再重點說說內在功能,表盤核心功能有時間、天氣顯示,心率、壓力檢測,音樂和支付寶離線支付,左右屏幕滑動就可以查看和使用,相比於佳明和高馳的滑動按鈕操作,操作體驗明顯更好。
豐富的運動模式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進入菜單欄界面,對應的就是所有功能操作,如:重中之重的運動類型,除瞭主流的跑步、騎行、登山、徒步、遊泳等,還可以自定義自己的運動類型,但一般用不到這麼多,哈哈,比如血氧和心率檢測,這個就是非常實用的身體狀態監測功能,至於準不準確,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還是比較相信華為的技術的。此外,還有海拔高度計,呼吸訓練,手電筒等等。
再說說實際使用體驗吧,近一個月超過10次的跑步體驗來看,同時開啟悅跑圈、咕咚的情況下對比,華為運動公裡數會出現略低的情況,但是也就百米內,差異可以忽略不計,運動APP也不一定就是精確的。再者,說到我們之前提到的心率數據問題,除瞭一開始跑時候心率有點漂,後面慢慢就趨於穩定,整體下來感覺還是相對靠譜的,個人沒用過佳明和高馳,這裡也就不便評價對比,本人也不是專業跑者,對這些數據,基本也是夠看夠用就行的心態,並沒有過多要求。
豐富的天氣信息顯示
一個月的使用,收到瞭華為兩次的固件更新,一次是加入喜馬拉雅APP,可以導入音頻,邊跑步邊聽廣播,增加瞭跑步趣味性,另一次是豐富瞭天氣信息的功能呈現,尤其是分時段天氣預報,日出日落、潮汐、月相的時間顯示,還算是非常有誠意的更新,這個功能也是佳明和高馳所不具備的。
最後一點說說它的待機時間,本人使用是心率、藍牙等功能全天侯開啟,中間主要3~4次50分鐘左右的跑步,有時候會跑個兩個小時多的半馬,偶爾1~2次的5~10公裡左右的騎行,最後差不多10%電量就開始充電,基本能夠使用一周,待機時長這塊還是很靠譜的。
近一個月使用下來,除瞭對心率,不是很確定它的精確性,整體還是很滿意的,在1000價位區間,功能豐富,性價比很高,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我的運動需求瞭,當然如果能再輕10g就更完美瞭。
當然,不同段位的跑者,專業需求不同,各有所愛,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手表,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希望華為的下一代手表能夠推出更完善更專業的系列。
親愛的跑友們,你跑步的時候會佩戴運動手表嗎?那麼是哪一款呢?評論區裡說說你的選擇和它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