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卡脖困境下,國產芯片企業紛紛崛起。尤其在華為海思受禁令影響之後,聯發科、紫光展銳等廠商更是加快瞭“攻城略地”的步伐。
聯發科包攬四項第一
多傢媒體在5月11日的消息顯示,聯發科今年1-4月的總營收達到1446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32億元),已經超過去年上半年。且更讓業界驚訝的是,聯發科在今年前4月的營收同比增速均超過70%,表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
除瞭營收的強勢增長,在市場份額方面,聯發科更是對高通“步步緊逼”。CounterPoint最新的報告顯示,2020年,聯發科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的份額高達32%,遠超於高通(28%)蘋果(11%)等一眾競爭對手。
除瞭在手機芯片市場一騎絕塵,聯發科在智能音箱芯片、電視芯片、物聯網芯片三個細分領域,也都拿下瞭市場份額第一的好成績。
尤其在智能音箱芯片市場,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顯示,聯發科在2020年的市場占有率甚至接近50%,領先優勢十分明顯。
靠5G崛起
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聯發科都是“山寨”“低端”的代名詞,在芯片市場的發言權更是微乎其微。然而,隨著前臺積電老將蔡力行的加入,聯發科逐漸在5G時代找回瞭主動權。
半導體無疑的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行業,蔡力行的加入為聯發科帶來瞭先進的5G部署經驗,在“5年砸2000億新臺幣”的研發支持下,聯發科在5G時代實現瞭逆風翻盤。
2019年底,天璣1000系列橫空出世,號稱是全球最先進的旗艦級5G單芯片,聯發科一炮打響。而此時的高通還在艱難擠牙膏,直接被聯發科打瞭個措手不及。
除瞭在5G技術方面占據先發優勢,聯發科多版本、全方位的5G芯片矩陣,也是高通等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優勢。
當高通驍龍600和700系列還在緩慢更新之時,聯發科的5G系列芯片已經有10個版本,從天璣700到天璣1200,基本可以滿足從中低端到中高端所有機型的需求。
2020年,聯發科的研發投入高達773.24億新臺幣,占到總營收的24%。在高研發的支持下,聯發科正在向高端市場進軍,即將到來的天璣2000系列更是備受業界期待。
寫在最後
CounterPoint預測,2021年,聯發科在手機芯片市場的份額將進一步擴大至37%,市場地位進一步鞏固。可以預見,隨著聯發科的強勢崛起,全球芯片市場將在2021年再起波瀾。
文/禹汐 審/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