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K40遊戲增強版是最近數碼圈話題非常高的一部手機,畢竟這是Redmi的第一部遊戲手機,也是聯發科的第一部遊戲手機,加上價格壓得比較低,所以吸引瞭不少的目光。
我們在做瞭這部手機的評測之後,收到瞭不少讀者的私信,他們知道我們有手機後,想瞭解更多原評測沒有展現出的內容。其中一條私信引起瞭我們的註意,他想知道這部手機的真實續航。
上圖就是私信截圖,為保護他人隱私,頭像有打碼。從內容來看,這位讀者對這部手機產生瞭濃厚的興趣,所以看瞭不少的評測。因為看到別人做的續航不符合Ta的認知,所以就來咨詢其他做評測的作者。老實說,玩《王者榮耀》半個小時掉電4%,我們也不太相信,所以就去網上查詢瞭數據的出處。(致不瞭解手遊圈的部分讀者:農藥指《王者榮耀》這款手遊)
一番折騰,才知道讀者描述的半小時《王者榮耀》耗電4%出自某白測評的數據庫。這個天梯圖挺有意思的,不管手機電池容量大小,隻做剩餘百分比的排名,用搞笑來形容這個排名並不為過。續航測試模型更有意思,Redmi K40遊戲增強版充滿電後,半小時《王者榮耀》,半小時1080p視頻錄制,半小時1080p視頻播放,半小時淘寶,半小時微博,半小時抖音,最後剩餘61%。
看起來是很符合用戶體驗,但又完全違背用機的真實邏輯。
拋開模型嚴謹性本身,就生活經驗來說,大部分人是不是都會覺得手機剛充滿電的時候電池很經用?這明顯說明手機放電不是線性的。這麼來看,“半小時《王者榮耀》耗電4%”也有可能行得通,因為它是充滿電後第一個測試的項目,否則也不會出現耗電大項遊戲隻有刷微博一半電量的奇怪現象。
另外,手機剩個一半以上的電量不用,用一個階段性測試得到的剩餘百分比真的能對手機的續航強弱進行評估嗎?
無論是專業角度還是生活經歷,這種從所謂的“用戶體驗”角度設計的天梯圖都不靠譜。
既然有機構先這麼做瞭,又有讀者懷疑這個數據,我們就先解決第一個疑惑,按照這個模型,依葫蘆畫瓢測試一遍數據。
復刻三小時續航測試
為瞭控制變量,測試前我們將手機進行瞭重置,保留手機出廠時的所有App並安裝需要進行測試的其他App(註:《王者榮耀》測試前下載瞭所有的資源,測試是直接進行的,不需要下載資源)。測試時連接Wi-Fi、開啟5G、全亮度全音量,測試也是在手機等待涓流充電完畢、手機完全充滿電後的狀態下進行的,下面是具體的數據。
(▲半小時《王者榮耀》,超高幀率、超高分辨率、極限畫質)
第一個半小時測試《王者榮耀》,開始測試後老老實實打瞭半個小時匹配。半個小時後,手機電量從100%降至93%,用掉7%。某白測評的數據庫此階段用掉4%。
(▲半小時錄像,1080p 30FPS)
第二個半小時測試錄像,我們打開的是1080p 30FPS模式。半個小時時間,手機電量從93%降至81%,用掉12%。某白測評的數據庫此階段用掉12%。
(▲半小時視頻播放,B站《大秦帝國之崛起》第一集,1080p )
第三個半小時測試視頻播放,我們打開B站播放《大秦帝國之崛起》第一集。半個小時時間,手機電量從81%降至76%,用掉5%。某白測評的數據庫此階段用掉5%。
(▲半小時淘寶)
第四個半小時測試刷淘寶,我們在打開淘寶後,逐個點開推薦頁面的商品,每個商品都從頂滑到尾,滑動速度就是正常的閱讀速度。半個小時時間,手機電量從76%降至70%,用掉6%。某白測評的數據庫此階段用掉6%。
(▲半小時微博)
第五個半小時測試刷微博,我們在打開微博後,正常的閱讀速度刷推薦頁面。半個小時時間,手機電量從70%降至63%,用掉7%。某白測評的數據庫此階段用掉8%。
(▲半小時抖音)
第六個半小時測試刷抖音,我們在打開抖音後,播放推薦頁面的視頻,每個視頻放完後,再下滑看下個視頻。半個小時時間,手機電量從63%降至60%,用掉3%。某白測評的數據庫此階段用掉4%。
以上是匯總的表格,可以發現除瞭《王者榮耀》外,我們和某白測評數據庫在另外五項測試數據上基本一致。
為瞭保持嚴謹,我們又把手機重置瞭,用同樣的模型又測試瞭兩次。
接下來的兩輪測試中,有一局的《王者榮耀》數據和某白評測數據庫非常接近,半個小時耗電隻用瞭5%,說明在某種環境中,滿電玩《王者榮耀》半小時可能達到隻耗4%電量的現象。另外,三輪三小時測試,我們剩餘的電量分別是60%、62%、58%,某白評測數據剩餘61%,也就是說,我們測試的結果與這個數據庫的數據基本吻合,畢竟有60%、62%這兩個數據,可以認為是電池管理系統四舍五入的結果。隻是58%這個數據有點讓人不明白原因,如果將這一數據放進那個所謂的天梯圖裡面,排名一下會下滑很多位,也從一個側面證明這套所謂的評測模型實際上相當的“外行”,完全不能做到有效的復刻!
有人不相信這個數據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看瞭接下來的“變式測試”相信大傢就能明白。
三小時續航“變式測試”
手機滿電玩三個小時,都能剩下61%的電,是不是就有小白用戶會以為手機隻要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電,就可以安安心心出門?非也,看看我們手機還剩70%電量做的測試,你會發現這個數值差距非常懸殊,做完測試就能認可“電池放電不是線性”這個結論。
手機重置後,按照之前的準備工作進行準備,當電量百分比顯示是70%的時候,拔掉數據線,開始正式的測試。
(▲半小時《王者榮耀》,超高幀率、超高分辨率、極限畫質)
第一個半小時測試,手機電量從70%降至57%,用掉13%。某白評測數據庫半小時《王者榮耀》是耗電4%。
(▲半小時錄像,1080p 30FPS)
第二個半小時測試,手機電量從57%降至46%,用掉11%。某白評測數據庫半小時1080p錄像是耗電12%。
(▲半小時視頻播放,B站《大秦帝國之崛起》第一集,1080p )
第三個半小時測試,手機電量從46%降至36%,用掉10%。某白評測數據庫半小時1080p視頻播放是耗電5%。
(▲半小時淘寶)
第四個半小時測試,手機電量從36%降至28%,用掉8%。某白評測數據庫半小時淘寶是耗電6%。
(▲半小時微博)
第五個半小時測試,手機電量從28%降至20%,用掉8%。某白評測數據庫半小時微博是耗電8%。
(▲半小時抖音)
第六個半小時測試,手機電量從20%降至15%,用掉5%。某白評測數據庫半小時抖音是耗電4%。
還是做個簡單的匯總,具體數據見下表。
你以為手機還剩70 %電量用原測試方法會剩下三成電量?測試結果相當打臉,同樣的測試方法它比誘導的“理論”數據多花瞭16%電量,且已經進入低電量預警區。這完全能證明續航模型不科學,會對用戶產生很大的誤導。
六小時續航測試
再舉一個例子,原模型是六個項目,每個項目共測試半個小時,三個小時後耗電39%。如果把每個測試項目的時間延長至一個小時(即:一小時《王者榮耀》,一小時1080p視頻錄制,一小時1080p視頻播放,一小時淘寶,一小時微博,一小時抖音),是不是六個小時後耗電78%,最後剩餘22%?“理論”上是如此,實際結果呢?
結果同樣打臉,通過我們的測試,可以發現手機在雙倍時間測試下差點關機,像玩《王者榮耀》的耗電、播放1080p視頻的耗電都大大高於原模型誘導的“理論”耗電。
問題出在哪兒?
想瞭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得清楚手機電量顯示的原理、手機鋰電池充電步驟、手機鋰電池放電規律。
過去的手機,電量顯示是通過電壓得到的,誤差比較大;現在的手機,通過庫侖計算法,取樣電流和壓差,估算電量。所以,手機電池電量的顯示都離不開電壓。
鋰電池充電過程基本分成三步,涓流充電(低壓預充)-恒流充電-恒壓充電,這樣的充電方式,能保證電池使用壽命更長。
典型的充電方式是:先檢測待充電電池的電壓,如果電壓低於3V,要先進行預充電,充電電流為設定電流的1/10,電壓升到3V後,進入標準充電過程。標準充電過程為,以設定電流進行恒流充電,電池電壓升到4.20V時,改為恒壓充電,保持充電電壓為4.20V,此時充電電流逐漸下降,當電流下降到設定電流的1/10時,充電結束。
同樣,鋰電池放電時的電壓也不是固定的,受電池極化的影響,手機剛充滿電的時候,電壓非常高,之後有個驟降的過程,中間的過程屬於平穩的下降,放電進入尾端的時候,又是一個驟降的過程。上面的這張圖片,展現的就是受電池極化影響,電池電壓的變化趨勢(橫坐標是放電的時間,縱坐標是電壓)。通過歐姆定理,可知電壓高的時候,電流量就低,造成的使用體驗就是電池剛充滿時電很經用。
通過軟件App,我們抽測瞭手機在不同電量時的電壓。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的電池容量從100%降到93%時,電池電壓從4.43V降到4.32V,都屬於高位,但當電池容量到達67%時,電壓隻有3.99V。這就是我們將原模型的初始電量從100%改為70%後,實際監測數據和誘導的“理論”數據相差懸殊的根本原因。相同的測試項目,測試時間翻倍,手機差點關機也是同樣的道理。
雖然都知道手機放電時電壓有這種規律,但不同手機又有不同的微妙變化。也就是說,手機不耗盡電就通過剩餘百分比去比較續航是極不科學的。
就以這個某白測評數據庫的天梯圖舉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在他的這份排名中,電池容量4000mAh不到的iPhone 12 Pro Max比很多電池容量在5000mAh的手機排名都還靠前。你敢保證同時使用,iPhone 12 Pro Max會後關機?這張圖的後果會誤導隻看過這張天梯圖片的小白用戶以為iPhone 12 Pro Max續航很牛逼。
另外,每一部手機的電池容量和UI省電模式是不同的,不同手機在使用不同應用的不同階段,耗電量也不盡相同,有的手機在電量的某個階段使用某些應用會降頻。舉個例子,通過我們實際的測試,可以發現Redmi K40遊戲增強版在低電量下刷微博比高電量下刷微博更省電,據我們瞭解,有些手機的設計就是在低電量下使用部分不費性能的社交類軟件會關閉部分核的性能,Redmi K40遊戲增強版可能就是這樣的類型。參與天梯圖的所有機型都能保證都有這樣的設計嗎?
當然,質疑這份續航天梯圖的不隻是給我們私信的讀者,其他人也有質疑。瀏覽該數碼博主的微博,可以發現他曾經對質疑他續航結果的網友進行過回應,看似解釋清楚測試條件,字裡行間卻暴露出一些明知故犯的東西。
有一說一,通過我們的實測,他的數據確實基本符實,但論據不能證明論點,單拎這種階段性數據可以概括整個續航嗎?在已經清楚手機在剛充滿電後比較耐用的前提下,做這份數據的目的又是什麼?照這種邏輯,《伊索寓言》都要重新寫,因為龜兔賽跑都是兔子贏。
稍微認真觀察這個某白測評數據庫,也能找到自己打臉自己的數據。他的5小時續航是在3小時基礎上進行瞭一個小時《王者榮耀》和一個小時《和平精英》。以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為例,3小時測試的時候,玩半個小時《王者榮耀》耗電4%,3小時後又玩瞭一個小時《王者榮耀》,耗電17%。
數據很清楚瞭,電池續航損耗就是非線性,不同手機變化幅度也不同,既然都做到這一步,為什麼不把電量耗盡再比較呢?
下面劃重點的來瞭:想要對比續航,隻能讓手機執行同一操作直至關機,然後對比不同手機堅持的時間。
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真實續航是幾個小時?
前面部分,已經告訴大傢哪種數據是客觀有用的續航數據。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的真實續航是幾個小時?我們選擇用多次提到的《王者榮耀》進行實測,遊戲手機還是應該以遊戲實測為主。
通過我們的實測,可以知道Redmi K40遊戲增強版在227分鐘的時候耗盡關機,真實的遊戲時間不到4個小時。通過這些數據,也可以證實它的耗電確實是非線性的,第一個小時耗電20%,第二個小時耗電23%,第三個小時耗電31%,最後47分鐘耗完最後26%。
寫在最後
Q:某白測評數據庫的數據真實嗎?
A:通過我們的復刻,基本真實。
Q:這個數據能代表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的續航水平嗎?
A:完全不能,這就是一個哄小白用戶的無意義數據,既然我們知道電池續航損耗是非線性的存在,那就不能用手機前10%的續航平均時間去換算整機的續航時間,也不能用前X個小時的耗電百分比去推算真實的續航時間,這根本就不能推算。至於後續的,電池都不耗盡就比較功耗更是扯淡行為。與其弄這些花架子,不如好好研究下理論知識,用測試去驗證理論靠不靠譜。
我們做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因為有一部分沒有體驗過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的讀者想瞭解它的真實續航,所以我們願意花上三四天時間去測試並證明那種不靠譜的模型。通過我們的實測,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傢: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的真實續航就是玩《王者榮耀》玩不到4個小時,單遊戲續航來說,這個時間不算拉胯也不算突出。
至於那些亂七八糟X小時綜合測試剩X%電量、充滿電玩半個小時《王者榮耀》用電X%的數據,看看就好瞭,沒有太大的意義。
當然,你要相信就是另外一回事瞭!